多尔衮和努尔哈赤现在想的已经不是反攻大明。
他们必须进行积极防御,守住帝都西大门静宁堡和南大门的辽东镇。
一旦失守,帝都便将遭到包围,乃至丢失帝都。
后金一旦迁都,预示着后金国祚终结。
后金有生力量目前只有四十万,对大明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
戚继光带来了三十万飞虎军的新生力量,目前已攻守易位。
主要是袁崇焕便是利用二十万的精锐镇守大凌河一线。
戚继光的三十万加上袁可立的十万,施行了游击战术十六字诀。
并不与后金精锐硬碰硬,玩的是小规模歼灭战。
短短三个月,后金四十万兵力直接消耗了十万之巨。
内部又有大明侠客在四处游击,四处刺杀。
只要有地位的后金蛮夷,都在他们猎杀名单里。
如果堂堂正正的玩大兵团作战,努尔哈赤和多尔衮不怕。
偏偏戚继光玩的游击战,在大凌河堡一线采取积极防御,又在后金辖区采取游击战术。
袁可立在其后方同样打的是游击,戚继光和袁可立互相策应。
搞得后金四处救援,疲惫不堪。
要面对大明精锐,又要反倍大明江湖侠客的神出鬼没的刺杀。
如果金国不出手救援,那后金灭亡已经时间问题,极有可能今年大明便能解决后金。
彻底让后金在九州历史上消失。
辽国的五十万大军虽然陈兵晋地边境之外,但又没有把握叩关成功。
他们也怕五十万大军发动进攻,失败了,同样会加快大辽衰亡速度。
大明这两年在对外战争上的表现过于惊艳,辽国对大明发动战争的信心严重不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尔哈赤的能力是世所公认的军事天才,但都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了。
辽国贵族平时吹吹牛逼尚可,真刀真枪的干,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子和魄力。
山海关!
朱由校可是意气风发,两战两捷,直接让他在大明军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这两次大捷,让大明不少异议的有识之士闭嘴。
不敢背地里唱衰大明。
关宁铁骑和袁崇焕辽东军都表现出了大明正常水平,都打得非常惊艳。
袁崇焕玩的是关门打狗战术,而赵率教玩的是闪电战。
这两种战术都是朱由校部署和设计的,外人不相信,大明内部高层却知道。
天子在军事方面的才华一样的出色。
同样是个天才。
不过朱由校心里却明白,这些都是照搬后世玩剩下的,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正因如此,朱由校只是制定战略,具体战术从来不干预前线将领的临机转断之权。
这也是大明现在各路统帅对天子心服口服的原因。
真正对天子归心。
再也没有人在私底下非议天子。
天子信任他们,他们必须以胜利回报天子。
朱由校在军事朝会上便已言明,他不在意前线指挥官如何打,如何打。
他要的是胜利。
要兵给兵,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有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