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人都是唐僧的徒弟。”
众官见了,又说:
“灶君!灶君!”
孙行者就让八戒牵马,沙僧挑担,同众人进入玉华王府。
当殿官先进去禀报,那王子抬眼看见那等丑陋,心中也害怕。
三藏合掌说:
“千岁放心,顽皮的徒弟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
八戒朝上唱个喏说:
“贫僧问候了。”
王子更加觉得心惊。
三藏说:
“顽皮的徒弟都是在山野中收来的,不会行礼,万望恕罪。”
王子忍着惊恐,让典膳官请众僧官去暴纱亭吃斋,三藏谢了恩,辞别王子下殿,一同到亭内,埋怨八戒说:
“你这蠢货,完全不知道一点礼节!”
“干脆不开口,也就罢了,怎么那样粗鲁!”
“一句话,简直冲倒泰山!”
行者笑道:
“还是我不唱喏的好,也省些力气。”
沙僧说:
“他唱喏又不等齐,预先就咧着个嘴吆喝。”
八戒说:
“真气人!真气人!”
“师父前几天教我,见人打个问讯是礼节。”
“今天打问讯,又说不好,叫我怎么办!”
三藏说:
“我教你见了人打个问讯,没教你见了王子就这般胡缠!”
“常言说,物有几等物,人有几等人,怎么能不分个贵贱?”
正说着,见那典膳官带领人役,调开桌椅,摆上斋饭,师徒们就不再说话,各自吃斋。
却说那王子退殿回到宫中,宫中有三个小王子,见他面容变色,就问道:
“父王今日为何这般惊恐?”
王子说:
“刚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来倒换关文,仪表非凡。”
“我留他吃斋,他说有徒弟在府前,我就命人去请。”
“不一会儿进来,见我不行大礼,只是打个问讯,我已经不高兴。”
“等到抬头看时,一个个丑得像妖魔,心中不由得惊骇,所以面容变色。”
原来那三个小王子与众不同,一个个喜好武艺、争强好胜,便就伸出拳头挽起袖子说:
“难道是从山里走来的妖精,假装成人的样子,等我们拿兵器出去看看!”
小主,
好王子,大王子拿一条齐眉棍,二王子轮一把九齿钯,三王子使一根乌油黑棒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王府,吆喝着:
“什么取经的和尚!在哪里?”
这时有典膳官员等人跪下说:
“小王,他们在这暴纱亭吃斋呢。”
小王子不分好坏,闯了进去,喝道:
“你们是人是怪,赶快说来,饶你们性命!”
吓得三藏面容失色,丢下饭碗,躬身说道:
“贫僧是唐朝来取经的,是人,不是怪。”
小王子说:
“你还算像个人,那三个丑的,肯定是怪!”
八戒只管吃饭不理睬。
沙僧与行者起身说:
“我们都是人,面容虽丑但心地善良,身体虽笨但性情和善。”
“你们三个是什么来头,口气却是这般轻狂?”
旁边有典膳等官员说:
“三位是我王的儿子小殿下。”
八戒丢了碗说:
“小殿下,各自拿着兵器干什么?”
“难道是要和我们打?”
二王子迈开步,双手舞动钯,就要打八戒。
八戒嘻嘻笑道:
“你那钯只配给我这钯做孙子罢了!”
随即掀开衣服,从腰间取出钯来,晃一晃,金光万道,耍了几下,有瑞气千条,把王子吓得手软筋麻,不敢舞动。
行者见大王子使一条齐眉棍,跳来跳去的,就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来,晃一晃,碗口粗细,有丈二三长短,往地上一捣,捣出有三尺深的坑,竖在那里,笑道:
“我把这棍子送给你吧!”
那王子听了,就丢了自己的棍,去取那棒,双手用尽力气一拔,休想动得分毫,再端一端,摇一摇,就像生根了一样。
三王子发起莽性,使乌油杆棒来打,被沙僧一手劈开,取出降妖宝杖,拈一拈,光芒艳丽,霞光闪闪,吓得那典膳等官,一个个呆呆发愣,说不出话。
三个小王子一齐下拜道:
“神师!神师!我们是凡人不认识,万望施展一番,我们好拜授学习。”
行者走近前,轻轻把棒拿起来说道:
“这里狭窄,不好施展,等我跳到空中,耍一路给你们看看。”
好大圣,呼哨一声,将筋斗一纵,两只脚踏着五色祥云,升到半空,离地约有三百步高,把金箍棒丢开耍了个撒花盖顶,黄龙转身,一上一下,左旋右转。
起初时人与棒像锦上添花,后来就不见人,只见满天棍棒翻滚。
八戒在底下喝彩,也忍不住手脚,大声喊道:
“等老猪也去耍耍!”
好呆子,驾起风头,也到半空,丢开钯,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后八,使出浑身解数,只听得呼呼风响。
正耍到热闹处,沙僧对长老说:
“师父,也等老沙去演练演练。”
好和尚,双脚一跳,轮着杖,也升到空中,只见那锐气弥漫,金光缥缈,双手使降妖杖耍了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敏捷转动急忙蹿跃。
兄弟三人即施展神通,都在那半空中一起显威耀武。
这正是:
真禅景象不凡同,大道缘由满太空。
金木施威盈法界,刀圭展转合圆通。
神兵精锐随时显,丹器花生到处崇。
天竺虽高还戒性,玉华王子总归中。
~~~~
真禅景象不同凡俗,大道缘由充满太空。
金木施展威力充满法界,刀圭辗转符合圆通。
神兵精锐随时显现,丹器光芒到处尊崇。
天竺虽高还要戒除心性,玉华王子终归正道。
吓得那三个小王子,跪在地上。
暴纱亭里的大小人员,以及王府里的老王子,满城中的军民男女,僧尼道俗,所有的人等,家家念佛磕头,户户拈香礼拜。
果然是:
见像归真度众僧,人间作福享清平。
从今果正菩提路,尽是参禅拜佛人。
~~~~
见此景象归真度化众僧,人间造福享受清平。
从今往后果然走上菩提路,尽是参禅拜佛的人。
他们三个各自施展雄才,耍了一路,按下祥云,把兵器收了,到唐僧面前问候,谢了师恩,各自坐下不说了。
那三个小王子急忙回到宫里,向老王禀告道:
“父王大喜万分!如今有极大的功劳!刚才可曾看见半空中的舞弄吗?”
老王说:
“我刚看见半空中的霞光彩云,就在宫院里和你母亲等众人焚香叩拜,更不知道是哪里的神仙降临相聚。”
小王子说:
“不是哪里的神仙,就是那取经僧的三个丑徒弟。”
“一个使金箍铁棒,一个使九齿钉钯,一个使降妖宝杖,把我们三个的兵器,一比就完全没有分毫优势。”
“我们让他们使一路给我们看,他们嫌地上狭窄,不好施展,等我们到空中,使一路给您看。”
“他们就各自驾着云头,满空中祥云缥缈,瑞气弥漫。”
“刚刚落下,都坐在暴纱亭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儿子的十分欢喜,想要拜他们为师,学习他们的本领,保护我们的国家,这实在是极大的功劳!”
“不知父王认为如何?”
老王听了,信心满满,心甘情愿。
当时父子四人,不摆驾辇,不张伞盖,步行到暴纱亭。
他们师徒四人收拾行李,想要进府答谢斋饭,辞别国王启程。
偶然看见玉华王父子上亭来倒地就拜,慌得长老直起身,扑倒在地还礼,行者等人闪到旁边,微微冷笑。
众人拜完,请四人进府堂上就座。
四人欣然进入,老王起身说:
“唐老师父,我有一事请求,不知三位高徒,能否应允?”
三藏说:“
任凭千岁吩咐,小徒不敢不从。”
老王说:
“我刚见到各位时,只以为是唐朝远道而来的行脚僧,其实是我有眼无珠,多有轻慢亵渎。”
“刚才看见孙师父、猪师父、沙师父在空中起舞,才知道是仙是佛。”
“我三个儿子,一生喜好舞弄武艺,如今诚恳地发下虔诚之心,想要拜为门徒,学习些武艺。”
“万望老师开启天地般的心胸,普遍运用慈悲之舟,传授教导小儿,必定用全城的财物奉谢。”
行者听了忍不住呵呵笑道:
“你这殿下,好不懂事!”
“我们出家人,巴不得要传几个徒弟。”
“你令郎既然有从善之心,千万不可说起分毫的利益,只要以情相待,就足够表示敬爱了。”
王子听了,十分欢喜,随即命令大规模摆筵席,就在本府正堂排列。
唉!一声旨意,立刻全部完成。
只见那:
结彩飘摇,香烟馥郁。
戗金桌子挂绞绡,幌人眼目;
彩漆椅儿铺锦绣,添座风光。
树果新鲜,茶汤香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