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女子侧身依偎在张于旦怀里,眼泪像豆子一样滚落,说:“我们五年的美好时光,如今就要分别了!你对我的恩义,就算几世也不足以报答!”张于旦惊讶地询问缘由。女子说:“承蒙你对我这泉下之人的恩惠,经咒诵读的数量已经足够,如今我得以投生到河北卢户部家。如果你不忘今日之情,等过了十五年,在八月十六日那天,麻烦你前往与我相会。”张于旦流下眼泪说:“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再过十五年,都快要入土了,相会又有什么意义呢?”女子也哭着说:“我愿意做你的奴婢来报答你。”过了一会儿,女子又说:“你送我六七里路吧。前面的路荆棘丛生,我衣服太长,难以通过。”于是抱着张于旦的脖子,张于旦送她到了大路旁。只见路旁有一簇车马,马上有的坐着一人,有的坐着两人,车上有的坐三人、四人,甚至十几人不等;只有一辆装饰华丽的钿车,车上挂着绣缨,车帘是红色的,车上只有一位老妇人。老妇人看到女子来了,喊道:“来了吗?”女子回应说:“来了。”然后回头对张于旦说:“就送到这里吧。你先回去,不要忘记我说的话。”张于旦答应了。女子走到车旁,老妇人伸手拉她上车,车一启动,车马喧闹着离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于旦怅然若失,回到住处,把约定的时间记在了墙壁上。他想到经咒的效果如此神奇,诵读起来就更加虔诚了。一天夜里,他梦到一位神人告诉他:“你的志向很好。但你需要到南海去。”张于旦问:“南海有多远?”神人说:“近在咫尺。”张于旦醒来后,领会了其中的意思,一心向佛,修行更加虔诚高洁。三年后,他的次子张明、长子张政,相继在科举考试中高中。张于旦虽然突然显贵,但依然坚持行善。
一天夜里,他梦到一位穿青衣的人邀请他去一个地方,只见宫殿中有一人,模样像菩萨,那人迎接他说:“你行善积德,值得高兴。可惜你寿命不长,不过我已经向上帝为你请求延长寿命了。”张于旦伏地叩头。那人把他扶起来,赐他坐下,让他喝茶,茶味芬芳如兰。又让童子带他去一个池塘洗浴。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人进入水中感觉温暖,捧起水来有荷叶的清香。过了一会儿,张于旦渐渐走到池塘深处,不小心失足陷入水中,水没过了头顶。他惊醒过来,觉得这个梦很奇异。从这以后,他身体更加健壮,眼睛也更加明亮。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白色的胡须簌簌地掉落,又过了一段时间,黑色的胡须也开始掉落,脸上的皱纹也渐渐舒展开来。几个月后,他下巴光秃秃的,面容像孩童一样,就像十五六岁的样子,而且还喜欢玩耍,就像孩童一般。有时他过于注重穿着打扮,两个儿子就会纠正他。不久,他的夫人因年老生病去世。儿子们想在富贵人家为他求娶继室,张于旦说:“等我从河北回来后再娶。”
转眼间,约定的时间到了,张于旦便吩咐仆人备马前往河北寻访。到了河北,果然有卢户部这个人。原来,卢公生了一个女儿,这女儿生下来就能说话,长大后更加聪慧美丽,父母对她极为宠爱。有许多富贵人家前来求婚,女儿都不愿意。父母感到奇怪,询问原因,女儿便详细述说了前世的约定。父母计算了一下时间,大笑说:“傻丫头!张郎今年差不多已经五十岁了,人事变迁,他的骨头恐怕都已经腐朽了,就算他还活着,头发也已经变白,牙齿也脱落了。”女儿却不听。母亲见她意志坚定,就和卢公商量,叮嘱守门人不要让客人进来,等过了约定的时间,让女儿彻底死心。
不久,张于旦到了,守门人拒绝他进入。张于旦只好退回到旅舍,心中怅然若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在城郊闲逛,暗中打听消息。卢公的女儿以为张于旦负了约定,痛哭流涕,茶饭不思。母亲说:“他不来,肯定是已经去世了,就算没有去世,违背盟约的罪过也不在你。”女儿不说话,只是终日躺在床上。卢公很担心,也想亲眼看看张于旦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借口外出游玩,在野外遇到了张于旦。卢公看他是个少年,感到很惊讶。两人坐在地上,简单交谈了几句,卢公觉得张于旦风度翩翩,十分洒脱。卢公很高兴,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卢公正准备询问张于旦的情况,突然起身,嘱咐客人先独自坐一会儿,匆匆走进内室,把遇到张于旦的事情告诉了女儿。女儿听了很高兴,强撑着起身,偷偷观察张于旦,发现他的模样和自己想象的不符,便流着眼泪回到房间,埋怨父亲欺骗她。卢公极力向她说明来的人就是张于旦,女儿却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哭泣。卢公从内室出来,心情沮丧,对客人也不再热情周到。张于旦问:“府上有在户部任职的人吗?”卢公随口答应了一声,却转头看向别处,好像不太在意客人。张于旦察觉到他的怠慢,便告辞离开了。卢公的女儿哭泣了几天,竟然去世了。
张于旦夜里梦到女子前来,女子说:“那天在下面看到的人果然是你吗?你的年龄和容貌变化太大,我们当面错过了。我已经忧愤而死,麻烦你赶紧到土地祠去招我的魂魄,这样我还能活过来,要是晚了就来不及了。”张于旦醒来后,急忙前往卢家,果然听说卢家女儿已经去世两天了。张于旦悲痛大哭,进入卢家吊唁,然后把梦告诉了卢公。卢公听从了他的话,到土地祠招魂。回来后,卢公掀开女儿的被子,抚摸着她的尸体,呼喊着并祈祷。不一会儿,就听到女子喉中发出咯咯的声音,忽然她那像樱桃般的嘴唇张开,吐出一块像冰一样的痰块。大家把她扶到床上,她渐渐恢复了呻吟。卢公很高兴,恭敬地请张于旦到外面,摆上酒席宴请他。在交谈中,卢公详细了解了张于旦的家世,得知他是大户人家,更加高兴,便选择吉日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张于旦和卢家女儿婚后在房间里相处,就像年轻的小夫妻一样,不了解情况的人,很多都误以为他们的儿子和媳妇是公婆。卢公一年后去世,他最小的儿子被豪强中伤,几乎失去了所有家产。张于旦把他接到家里供养,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了下来。
道士
韩生出身世家,为人豪爽好客。同村有个姓徐的人,常常到韩生家做客饮酒。有一次,韩生在家中设宴招待宾客,正热闹时,一个道士拿着钵盂站在门口。韩家的仆人给道士钱和粮食,道士都不接受,也不离开。仆人很生气,转身就走,不再理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