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告湖广及周边百姓书

纵使来自京师的宗室和太监再不愤又如何,吉王世子就这么大咧咧的,毫不隐瞒把收买的流民人心放在明面,把义学堂军事实力放在明面,他私结大臣将军放在明面,甚至于把有关联的各省商贾各地乡绅放在明面。

吉王朱由楝就葬在音乐学院后山,如果在天有灵,他一睁开眼就可以看见他一生热爱的音乐和自己亲手培养的这帮学生。

大丧过后,世子没有遵守守灵三年古制立马投入他的教育事业,他甚至拉上已经孕显的世子妃天天去学院上课。

一刻似乎都回归正轨,一切其实已经重新开始。

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朱慈灶的时代已经开启。

因为有了这帮大学生协助指导,各类工坊出产数量质量都在迅速改变,特别是炼铁厂,因为一帮钢铁专业生的加入,现在的钢铁已经变成真正的精铁。

湘南是不缺铁矿和煤矿的,后世的涟钢就是国家级大型企业。

所以,在不缺原材料不缺人工的情况下,钢铁日产已经多到供过于求,没奈何之下,这帮学生又开始鼓捣钢材加工业,比如加工刀剑,鸟铳,农具,铠甲等等。

特别是铠甲,那简直的耗铁大头,但所带来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吉王府出产面向任何人销售,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有粮,吉王府不管你是官府采购还是反贼采购,又或者是各地商贾或者海外番商。

因为吉王府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养活数百万流民这个难题。

湖广大旱慢慢出现了粮慌,加上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很多百姓已经到了食不果腹地步,好在大多贫民在田间地头种了些耐旱的世子粮(红薯马铃薯和玉米),这些粗粮不知道挽救多少人性命,但很多断粮日久人家已经吃光粮种,更有无数人家已经带着一家老小向长沙府迁移。

义学堂从腊月起也罕见的在米饭内加入红薯,过来年后,红薯的份量越来越多。

崇祯十一年新春,一向内敛寡言的吉王世子朱慈灶以个人名义引发了《告湖广及周边百姓书》,朱慈灶在在告书中信誓旦旦说湖广大旱会持续至崇祯十二年初夏,他希望普通百姓能改种耐旱红薯马铃薯和玉米等农作物。并且朱世子承诺,世子府会高价收购这些耐旱农作物。

现在的朱世子在湖广行省,特别是长沙府地区早已经传为能呼风唤雨的神仙,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