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一声悲恸到极致的嘶吼从李寒衣喉咙深处迸发而出,她仰头望向阴霾密布的苍穹,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绝望与不甘 :“不!” 这声呼喊,冲破了狂风的呼啸,带着她对命运的抗争,在空旷的天地间久久回荡。

就在这一瞬,一道刺目的闪电撕裂了厚重的云层,如同一把开天巨刃。紧接着,一道携着万钧之力的天雷,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李寒衣轰然劈落 。

“休得伤她!”谢宣心急如焚,一声厉喝仿若洪钟鸣响,话音未落,手中的“万卷书”剑已如蛟龙出渊,瞬间出鞘。剑身裹挟着凌厉剑气,朝着那即将劈落的天雷疾刺而去,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斩断这即将降临的灾祸。

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滚动,一切都发生得太过迅猛。尽管谢宣拼尽全力,却终究还是迟了刹那。

那道裹挟着无尽神威的天雷,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轰然砸落,精准无误地击中了李寒衣。

刹那间,天地间仿佛被一道强光点亮,紧接着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一瞬,李寒衣那原本乌黑亮丽的秀发,竟在天雷的淬炼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作了如梦似幻的紫发,在狂风中肆意飞舞。

与此同时,她身侧的一对情侣剑——蕴含着绵绵情思的桃花剑,以及象征着铁血豪情的铁马冰河剑,似是感受到主人的悲愤与不屈,发出阵阵激昂的剑鸣。那剑鸣声,或高亢、或低吟,交织在一起,仿若奏响了一曲悲壮的战歌,诉说着这世间的不公与命运的残酷 。

李寒衣的双臂仍维持着环抱的姿势,紧紧环着已然消逝的赵玉真,可掌心间,只剩下簌簌而落、无可挽回的尘埃,那是她挚爱之人留下的最后痕迹。

她缓缓昂起头,动作迟缓而沉重,承载着无尽的悲恸。狂风呼啸,肆意撩动着她的紫发,而她的眼眸深处,刹那间掠过一抹诡异而妖冶的紫色幽芒。

谢宣瞧见这一幕,心脏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一股寒意从脊背蹿升。他下意识地转头,目光与同样满脸惊惶、眼中满是震骇的齐天尘相撞。二人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无需任何言语,彼此心底都已确认了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李寒衣,坠入魔道了。

望城山巅,云雾翻涌间,十余位道士井然围坐。所有人皆面容肃穆,目光齐刷刷地凝视着西南方向,神色凝重而专注。

青城山的四位元老,白发苍苍却气势不凡,端坐在最前列。飞轩安静伫立在左;李凡松持剑守于右边。剩下的青城山弟子们整齐列于后方,秩序井然。他们神色专注,双指并拢,轻触额头,周身气息沉稳而内敛。随着他们的动作,一柄柄桃木剑自剑鞘缓缓升起,悬浮于半空,剑身微微嗡鸣,似是在与天地灵气呼应。一时间,整个山顶被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笼罩。

此乃望城山传承数百年的望龙之阵,极为玄妙。布阵需集全门精英之力,缺一不可。此刻,倘若有居心叵测之人趁虚上山寻衅滋事,这些深陷阵法无法脱身的道士们将毫无防御之力,一旦被袭,青城山便岌岌可危。但代掌门殷长松在权衡利弊后,还是顶着巨大风险,毅然决定启用此阵。

陡然间,殿内那柄被虔诚供奉在剑架上的青霄剑,原本安静地躺在鞘中,剑身映着殿内烛火,散发着古朴幽光。却在瞬息之间,像是被一股来自远古的神秘力量拉扯,“嗡”的一声,挣脱剑鞘的桎梏,化作一道青芒,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西南方向狂飙而去,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只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光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止!”殷长松,这位望城山德高望重的长者,原本正眉头紧锁,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目睹青霄剑脱鞘的瞬间,他脸色骤变,周身气场陡然一变,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声如巨雷般暴喝。

随着殷长松的喝止声落下,那持续运转、散发着神秘力量的望龙之阵开始缓缓收势。一时间,原本沉浸在玄妙状态中的道士们,一个个回过神来,眼中还残留着方才深度冥想时的专注与凝重。那些因阵法之力而浮于半空、微微颤动的桃木剑,也像是失去了牵引,“簌簌”作响,朝着地面落下。

李凡松与飞轩也缓缓睁开眸子,只是那眼眶中早已蓄满泪水,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如决堤的洪水般,顺着脸颊肆意滑落。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无尽的悲痛与难以言说的不舍。

双目失明多年的老天师罗三承,脸上神色平静而又带着几分感慨,喟叹道:“追寻心中所念,终得所愿,即便身死,也该欣慰瞑目了 。”

殷长松身形如松,屹立当场,眼神紧锁那柄呼啸着、试图挣脱束缚的青霄剑。这把剑作为青城山的镇山至宝,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与荣耀,此刻却像是被一股难以名状的哀伤驱使,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殷长松深吸一口气,运足内力,双手如铁钳般牢牢握住剑柄,每一块肌肉都因用力而紧绷,额头也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微微低下头,凑近剑身,声音低沉而坚定:“一切已成定局,大势已去,再无挽回的余地,还望您能平复哀恸。 ”

刹那间,青霄剑发出一阵尖锐的嗡鸣声,那声音如泣如诉,带着无尽的不甘,仿若一个伤心之人在低声啜泣。若凝神细听,那剑身的震颤声中,满是难以言说的悲痛,仿佛在为逝去的一切哀悼。不过,随着殷长松的安抚,青霄剑的挣扎逐渐减弱,去势不再那般汹涌。殷长松见状,微微抬手一扬,青霄剑像是听懂了他的指令,稳稳地落入他的掌心 。

“我们以道为尊,本就追求超凡脱俗,远离人间烟火。可这一次,天理昭昭,我们断不可置身事外。”殷长松神情肃穆,突然高高举起青霄剑,道袍随风猎猎作响,“望城山全体弟子,听我号令!”

刹那间,“弟子在!”这三字仿若滚滚惊雷,从山顶十余位修为精湛、武艺高强的弟子口中轰然爆发,同时,位于乾坤殿的几百名弟子,也齐声高呼,声音整齐划一,气势磅礴。这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在望城山的每一寸土地上激荡回响,震得周遭空气都为之震颤 ,彰显出望城山弟子们众志成城、令行禁止的强大凝聚力 。

“望城山,必雪此恨!”殷长松仰天长啸,声震四野,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无尽的悲愤 。

“必雪此恨!”众弟子齐声高呼,声浪滚滚,响彻山川。

殷长松缓缓将青霄剑收入鞘中,步履沉重地朝着李凡松和飞轩走去。此时,李凡松和飞轩早已悲恸得几近崩溃,泪水肆意地流淌在面庞上。殷长松站定在他们身旁,望着这两个伤心欲绝的弟子,心中满是无奈与自责,他微微仰头,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苦涩:“我们四位老家伙,空有天师之名,却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如此孱弱无力。布下这望龙之阵,满心期许能有所助益,到头来却只是徒劳,分毫都未能帮上玉真。”

殷长松顿了顿,目光中满是期许,“可若想为玉真报仇雪恨,重振青城山的尊严,还得仰仗你们二位后生。一定要振作起来,莫要被悲痛击垮!”

李凡松抬手迅速拭去脸上纵横的泪水,眼眶泛红,眼神却逐渐坚定起来,毫不犹豫地用力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