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燕国灭

秦国君臣,在得知孙膑率领人马离去的那一刻,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秦王嬴政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意,他忍不住拍手大笑道:“孙膑这一走,可算是去了本王心头大患,恰似囚人获赦,畅快,畅快啊!”满朝文武也都跟着附和,一时间大殿内欢声笑语不断。

海潮老祖站在一旁,神色冷峻,此刻他不紧不慢地传下令来:“差遣炮手,速速准备火器,待到三更时分,准时发动。再用遁甲法遮住易州城上的军士,莫要让他们察觉。”下面的人领命而去,整个秦国军营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匆忙搬运着火器,火光在夜色中闪烁,映照出他们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可怜燕国君臣,还满心倚仗着孙膑的兵马在城外抵挡秦兵。他们在城中安然度日,丝毫不知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城内灯火通明,百姓们在睡梦中也想不到,死神已悄然逼近。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突然,一声令下,雷炮齐鸣。那声响震耳欲聋,仿佛天崩地裂。一颗颗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夜空,朝着易州城倾泻而去。易水燕山瞬间陷入一片火海,房屋在炮火中纷纷倒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城中百姓从睡梦中惊醒,却发现自己已置身于地狱之中,哭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

秦王在众文武的簇拥下,威风凛凛地进城。此刻,眼前的景象让众人都惊呆了,只见城中焦头烂额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遍地都是雷炮造成的伤痕。房屋全部倒塌,化为一片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焦糊味。

嬴政皱了皱眉头,下令道:“调遣大队人马入城歇兵,把三街两巷的尸首,不论贵贱,统统用火焚化。抄灭宫院,仔细查收府库钱粮。”士兵们领命,开始忙碌起来,一时间,大火熊熊燃烧,烧尽了无数冤魂。这场征战,历经三年,秦国终于成功拿下易州。

海潮圣人见大局已定,便向嬴政告辞归山。嬴政虽有不舍,但也不好挽留,只得恭敬相送。随后,秦兵在城中大排整宴庆贺,犒赏众将三军,整个秦国军营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这便是雷轰易州,结束了燕国这一国的命运。

孙膑,带领全山众将和大队人马,连夜撤兵。一更时分,到了骑马岭,此处离易州有一百四十里。孙膑望着远方,神色凝重,传令道:“大小将佐,暂且在此安营。”

众将遵令,一队队有条不紊地安营下寨。之后,都来到南郡王营中,整齐地雁翅排开。六将上前,恭敬地叩头,其中一人问道:“师父在上,既然咱们撤兵回国,为何又在此处安下营寨?”

孙膑低首垂泪,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尔等有所不知,今夜三更时分,雷打易州,八十余万生民,恐怕难逃雷炮之苦。咱们暂在此处避一时,听一听易州的消息。”

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正说着,突然只听得一声巨响,如天崩地塌一般。众人吓得浑身一颤,纷纷抖衣而战。孙膑知道,这便是雷轰易州了,他忍不住痛哭起来。众将也都被这惨烈的场景所触动,俱各垂泪,一齐出营,望空哭拜一番,以祭易州百姓,然后才默默回营歇息。

到了天明,孙膑才传令拔营,大军向着临淄大道而行。一路上,众人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齐襄王,那日早朝,朝堂之上一片庄严肃穆。有黄门官匆匆上前启奏:“陛下,南郡王领兵回国,离都城不远了,臣不敢不报,乞陛下定夺。”

襄王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笑道:“既是亚父回国,孤当领文武出城远接。”随即传旨摆驾,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西门十里长亭而去。到了长亭,襄王下了逍遥马,又传旨御炉焚香,文武大臣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出城迎接孙膑。

蓝旗小校快马加鞭,一路尘土飞扬,匆匆赶至孙膑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南郡王,御驾领着满朝文武,此刻正在十里长亭等候,特请您定夺。”

孙膑听闻,神色一凛,当即止住行进的人马,命大队人马原地扎营,随后整理衣袍,带领众将,手持双拐,稳步前行。

将近十里长亭,远远便瞧见众武将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地站立两旁,文臣们则身着朝服,手持笏板,神色庄重。孙膑见状,忙加快脚步,几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檐前,声音诚恳且满含敬意:“微臣孙膑,何德何能,竟劳吾主大驾亲迎,臣实在是罪该万死。”

襄王见孙膑跪地,赶忙上前,伸出双手,一把将孙膑拖将起来,脸上满是关切与欣喜,口中说道:“亚父,一路鞍马劳顿,不必多礼。孤与亚父三年未见,思念之情,如饥似渴。今日亚父凯旋还朝,实乃东齐之幸啊!快请起,快请起。”

孙膑谢恩起身,众将也依次上前,向襄王行拜见大礼。襄王满脸笑意,目光望向孙膑,陪笑着问道:“亚父此番易州之行,恭喜恭喜,不知胜负如何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膑听闻,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闪过一丝悲戚,一阵心酸涌上心头,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忍不住叹道:“臣有始无终,终究没能保护好燕邦,实在是罪该万死。”接着,孙膑便将燕邦与王翦交战的种种细节,如何破阵,后来海潮如何请来三教圣人,又是如何设下平龄会,自己如何被拘去,圣人如何吩咐,以及如何暗暗撤兵,到骑马岭扎营,等候雷炮攻破易州,自己又是如何祭奠燕山昭王,最后才长驱回国的经过,一五一十、细细地说了一遍。

襄王听得入神,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伤感,眼眶也微微泛红,落下了几点泪来。他抬手轻轻拍了拍孙膑的肩膀,劝慰道:“亚父,胜负乃兵家常事,各人的生死自有定数,强求不得。亚父今日回朝,这是万千之喜,还请亚父莫要再愁烦。来人,传旨进酒上来,孤要与亚父接风洗尘。”

承奉官赶忙上前,斟上一杯美酒,双手高高捧起。襄王亲手接过酒杯,递到孙膑面前,满脸笑意地说道:“亚父,这杯酒,孤敬您。”孙膑双手接过,一饮而尽。随后,襄王又连敬两杯,孙膑都一一饮下。

饮罢三杯御酒,众人一齐出了长亭。襄王翻身跨上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孙膑则不紧不慢地跨上青牛,跟在后面。一路上,临淄城中的百姓听闻南郡王归来,纷纷涌上街头,家家结彩,户户张灯,百姓们头顶清香,跪在路旁,满脸崇敬地迎接孙膑。

孙膑见状,一边缓缓前行,一边温言安慰百姓,言辞恳切,让百姓们倍感温暖。不多时,队伍便来到了午门。

襄王端坐金銮殿,满朝文武依次朝参完毕。孙膑再次上前,郑重行礼。襄王看着孙膑,连忙说道:“亚父免礼,赐锦垫同座。”

全山众将上殿,向襄王行过朝参大礼。此时,鲁王单、孟尝君田文都已病故,只剩下三王田忌与上大夫卜商,领着满朝文武以及世袭公侯,纷纷上前与南郡王见礼。孙膑亦是赶忙还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与众人说着慰劳的话。

随后,宫中大摆筵席,君臣共饮。众人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场筵席,一直饮至天色渐晚,才纷纷散去。襄王特意留下孙膑、卜商、田忌在偏殿同住,以便日后早晚商议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