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教主高坐于莲台之上,周身祥光缭绕,神色庄严肃穆,齐声开口,声如洪钟,悠悠然传遍四方:“孙膑,你虽怀有忠孝之心,这份情义固然可嘉,然而你可知道,王翦并吞六国,乃是奉了上天的勅旨,顺应天命而行。你如今这般执迷不悟,逆天而为,难逃罪责。听我等一言,早早撤兵回营,远离这红尘纷扰,如此尚可保住神仙之位。若是再一味恃强,即便你神通广大,又怎能超脱三教的管束?到那时,五雷轰顶,悔之晚矣。”
孙膑听闻,心中一阵酸涩,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扑通一声跪地,哽咽着说道:“弟子承蒙三位圣人慈悲教诲,实是感激涕零。弟子愿遵圣人之命,即刻收兵回国,绝不敢再违逆天意,还望圣人宽宥。”
鸿蒙圣人微微颔首,目光如炬,望向孙膑,缓缓说道:“孙膑,你父兄已然离世,你奔丧尽孝,孝道并无亏欠。只是君恩未报,忠心难免有愧。如今看那燕山的气数已然衰败到了极点,临淄的劫数也即将降临。你当早做准备,略尽心力,以彰显仙佛也不忘君亲之义。只是要记住,应时归山,切不可贪恋尘世繁华,以免自遭天谴。”
孙膑不住地朝上叩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以示敬重与听从。
这时,如来双手合十,面露慈悲之色,缓缓道:“善哉,善哉。易州百万生灵,今日怕是难逃雷炮之灾。我佛门以慈悲为本,念在孙膑一片孝心,可将你母亲与寡嫂度脱此灾,免受那雷炮之苦。”
太上老君轻抚胡须,神色和蔼,看着孙膑吩咐道:“你虽已登上仙位,可尘缘尚未了却。在易州尽孝,于临淄尽忠,皆是劫运使然,不算逆天行事。从今往后,撤兵回国。但记住,但凡遇到五只仙鹤,便即刻入洞修行。若不依从,必遭雷劫之苦,你且去吧。”
南极仙翁也在一旁开口催促道:“孙膑,速速去撤兵,切不可耽误了取城的时机。”
孙膑连连答应,起身忙不迭地走下高台,脚踏祥云,须臾间便回到了营中。
孙膑回到营中,神色疲惫,昏昏闷闷地独坐于大帐之上。不知不觉,天已大明,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带。
众将陆续上帐参见,他们浑然不知孙膑昨夜赴平龄会之事。孙膑坐在主位上,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众位旗牌,此次大破混元阵,昨日又成功劫了秦营,成就如此大功,全赖各位旗牌的奋力拼杀。每人赏黄金十两,彩缎十匹。还有几句肺腑良言,你们务必紧记在心。”
六位将领一听,齐刷刷地上前下拜,孙膑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走到他们面前,一一将他们扶起,说道:“众位日后皆是大有作为之人,切不可自暴自弃。此去也不必再前往韩国,各自回归家乡,等待时机。日后必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好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