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槐本身有着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见识,他认为王道与霸道这两种治世之道并没有高下之分。为了早日实现他心中的大一统,使天下九洲,唯我华夏,他认为:王道是目标,但霸道是手段。
当然,战国时期的儒家也不是汉武以后的儒家,现在的儒家是真正为万民的。
在熊槐的想法里,对于楚国的国民,是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尝试着施行仁政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让孟子留下来的这句话。
跟随孟子来楚的弟十二子也都是人中翘楚,熊槐也不打算浪费,便询问孟子是否允许其弟子在楚出仕。其实,绝大多数孔子或孟子的弟子都是有着出仕意愿的,只不过儒家的理念难以被各诸侯国接受,导致了他们不能出仕,只能跟着老师在各国流浪。
这次面对楚王抛出的橄榄枝,孟子自然不会阻碍其弟子在楚国为官,毕竟如果以后有哪位弟子出息了,能够左右楚国朝堂,他的思想不就可以在楚国这样的大国贯彻落实下去了吗?
孟子回复熊槐,一切都看自己弟子的态度,他不会反对。于是乎,熊槐便召见了孟子的十二弟子,他们是:万章、公孙丑、乐正克、公都不显、陈臻、陈代、高齐、徐辟、彭更、子叔疑、曹交、周霄。
这十二人中,公孙丑、陈臻、陈代是齐国人,他们拒绝了熊槐的邀请,直言欲回齐国;万章愿一生追随恩师做学问,不愿为官;其余人皆愿在楚为官或入百家学院。
熊槐安排他们到贤才馆,与为求贤令而来的列国贤才一同报备,等待他定期的考核,授予官爵。
贤才馆是一座偌大的庭院,大门前树立着一座石坊,门额正中是熊槐亲书的四个大字——永世求贤。庭院内围城方框的四排青砖瓦房,分割成两百多间小屋,入楚士子人各一间。右尹昭翦亲自督办贤才馆士子们的饮食,保证士子每日两餐皆有肉食。这样的伙食即便是都城,郢都国人也不能做到日有一肉,而入楚士子却是餐餐有肉,谈何容易?国人们每日闻着贤才馆飘出来的肉香,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儿子讲这样的话:“看见了吗?想天天吃肉,就得有本事进贤才馆!哎,楚国不一样了,要改变了哟!”
自打这贤才馆建立以来,已经荟聚了数十名列国士子,不过因为求贤令发布的时间才不足一月,也就附近的士子能够赶来,远一些的便要不知什么时候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一条大鱼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