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收复长安

“自从马嵬驿百姓请求留下来指挥平叛,灵武群臣劝进太子称帝,指挥全国抗战。

至今天收复西京长安,皇上没有一天不想念父亲,请太上皇立即回归,以满足子女尽心孝敬侍奉父亲的心愿。”

结尾几句话,说得尤其情真意切。只谈儿子想尽孝道,不谈别的。

肃宗李亨念着奏表,触动真情,流下眼泪来, 立即吩咐宫中使者把这封奏表送去四川。

然后李亨挽留李泌在皇宫喝酒吃菜,他俩在一张床上并排枕头睡觉。

李泌趁机会请求说:

“臣已经略微报答了皇上的知遇恩情,如今请求允许我辞去官职,去当悠闲的布衣平民。”

李亨说:

“朕与先生共同经历忧患,应该同先生同享欢乐。

你为什么想从此离去?”

李泌回答:

“臣有五个原因不可以留在这里,盼陛下允许我离去,让我安闲度过余生。”

肃宗李亨问:

“哪五个原因,让你不能留下来?”

李泌回答说:

“我相识陛下太早,陛下给我的权力太重,宠信我太深,我立的功太高,行迹太出奇,有这个五种担忧,所以不能再留在这里。”

肃宗李亨笑着说:

“夜已经深了,先生快睡,过几天再说。”

李泌又说:

“陛下和我睡在一张床上,如此亲密距离,我的请求尚且得不到许可,何况以后在朝堂上请求?

陛下如果不允许臣离去,这就是要杀死我了。”

肃宗李亨说:

“先生为什么疑忌朕到了这种程度,朕不是脑子有病的疯人狂徒,怎么至于胡为杀死先生?”

李泌凄切地说:

“陛下不想杀臣我,臣我还能得以离去。

否则我哪敢再说话?且我恐怕遭到杀身,并不是疑忌陛下,就是这五个不可的原因。”

我想陛下待我甚厚,我且没有得到尽言,今后天下安定,我未必常受陛下宠信,那时还能尽言么?”

李亨说:

“朕知道了。先生上次想北伐,朕不肯听你的,所以介意。”

李泌回答说:

“不是因为这,乃是建宁王李倓一事。”

肃宗李亨说:

“建宁王李倓夜间带着刀去偷摸他哥李俶的家门,要杀害他哥,争夺太子位,朕不得已才赐死他。

先生您都还没有听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么?”

李泌又说:

“建宁王李倓如果有争太子位的心思,广平王李俶必定怨恨他。

如今李俶每次同臣说起来,他都心情沉痛地表示,他弟弟李倓被冤杀,一说起来就哭。

且陛下前些日子,曾想让李倓为元帅,臣请您改任命李俶。

这种情况,如果李倓真有心想夺太子位、元帅位,李倓应该恨臣恨得咬牙切齿。

李倓知道了我不让他当元帅,为什么还把我看做耿耿忠臣?对臣越加亲善呢?”

肃宋李亨听到这里,忍不住落下泪来,一边哭一边说:

“先生说得是。朕也知道懊悔了。

但朕已经错杀了李倓,他也没法再活过来了呀!

这事已经成为过往,朕内心痛苦,不愿意再听到了啊!

李倓是个智勇双全的好孩子,就是脾气直!我悔啊!我不该让他死!”

李泌又说:

“臣不是抓往陛下以前的过失不放下,只是要让陛下警戒起来。

从前则天皇后错杀太子李弘,二儿子李贤心怀忧虑和恐惧,写了《黄台瓜词》,有二句是说:“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陛下已经摘去一个瓜了,千万再摘了!”

肃宗李亨惊谔地说:

“朕不至于再干这样的事!

先生良言,朕当把这些当牢记的话,写在条幅上。挂在墙上天天看见!”

李泌又说:

“陛下能时常留意,何必把它写在显眼的地方。

此事已蒙允可,臣的心愿已完成,只请陛下准许臣回到山里去。

李亨说:

“等东京洛阳给收复,朕回长安再商议。”

李泌无话可说。

这番交谈,既是李泌明哲保己身,更是为了保护广平王李俶。

李泌担心张良娣、李辅国再次陷害除掉李俶,所以殷切交谈,悉心开导李亨别再上奸人的当。

李泌用心良苦、忠肝义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