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长安城内人马喧嚣声还停不下来。那是他们败回去后还没顾上吃晚饭和睡觉,长时间没有安顿下来。
唐军大元帅李俶,见全军获得重大胜利,命令发令兵敲铜锣收兵。
仆固怀恩对李俶说:
“我算定叛贼们今天晚上,必定趁着夜幕掩护,放弃长安城全部逃走,请元帅师下令我军猛追,彻底把这批叛军都送去见阎王。”
(死了去见阎王爷的说法,从春秋战国时就有。)
李俶摇摇头说:
“仗打了一天了,我军兵士已经极度疲累,不适合继续再战。”
仆固怀恩说:
“我军疲累是实,但是打了大胜仗,身体累心气还盛。叛贼遭了惨败,身心都已崩溃。
作战崇尚神速,能前进就前进,大元帅如果忧虑各军疲劳辛苦,我愿意领三百名骑兵,追击叛军逃兵,捉拿捆绑安守忠、李归仁,押他们回来,进献到您面前。”
李俶说:
“将军也苦战了一天了,战袍铠甲都溅满了敌兵的血,再战也未免劳累吃力,先回营休息,明天再说。”
仆固怀恩不便再坚持,失望地退下。
大战一天,唐军都回营地吃饭充饥、入睡歇息。
到了第二天,李俶升帐发令。
侦察兵前来报告:
“昨天下半夜,叛贼将领安守忠、李归仁、张通儒、田乾真都各自率领部下残兵,离开长安逃走,长安城里已无贼兵。”
李俶命令全军整齐列队进城。
城内老百姓,有的扶着颤巍巍行走的老人,有的大手拉小手,领着容易迷路的小孩儿,纷纷走上街头,迎接唐朝大军入城。
人们跳呀喊呀,狂喜万分,奔走相告。眼里流着欢喜的泪,嘴角挂着抑不住的微笑。人们欢呼着,彼此不认识地都笑着打招呼:
“贼兵逃了!”
“官军打回来了!”
“皇帝要回京城了!”
有的人爱激动,掩面大哭,哭着哭着又笑了。
大元帅李俶入城安抚百姓。回纥叶护向李俶请求:
“哥哥,该兑事先的约定了。”
原来肃宗李亨见太子叶护时,曾同他当面约定:
回纥骑兵帮忙收复长安,土地百姓归唐朗,金银丝绸归回纥。
李亨太草率承诺了,回纥骑兵只有四千,怎么可能对收复长安起到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怎么能没有原则让允许他们抢劫唐朝百姓?
借外兵平乱,也惹来后患,他们是为了利益来打仗。肃宗李亨随便许愿,惹下麻烦了。
叶护看见长安城富丽堂皇,已经眼红不已,认为有抢不完的财富,当然要求兑现承诺。
李俶没法推辞,只好向叶护拜了一拜说:
“贤弟,如今刚刚收复长安,如果你现在纵兵抢劫百姓家里的财产,百姓就认为是走了凶狠狼群,来了凶猛虎群。
洛阳城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必然害怕官军收复洛阳,他们会众志成城帮助贼兵固守洛阳,我军就没法收复了。
希望收复东京洛阳后,我们再履行协约。”
太子叶护下马回拜李俶说:
“我愿为 殿下直接去打洛阳。”
说完,叶护上马出城,留驻军营等待攻打洛阳军令。
收复长安的捷报传到凤翔,肃宗李亨大喜,百官入朝道贺。
李亨派宫中使者啖庭瑶去四川,奏请太上皇李隆基,请他东归长安。
又派左仆射裴冕回长安,去城郊祭祀李家皇族宗庙,抚慰百姓。
李亨指定将领留守长安,令大元帅李俶领军往东攻打洛阳。
同时告知行军长史李泌,返回凤翔,不必跟随大军东去。
李泌骑马跑回凤翔,入见李亨。李亨先用亲切话语抚慰李泌,随后又说:
“朕已上表请太上皇东归,让太上皇回京继续主政,我应当退住东宫太子府,规规矩矩地继续当太子。”
李泌说:
“太上皇自己很清楚,自从发生安禄山叛乱,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已经一落千丈。
你这样一邀请,他感到难堪,就不肯回长安了。”
肃宗李亨吃惊地问:
“这是什么原因?”
李泌说:
“陛下您正式继位,又改了年号。已经两年了,如今您忽然给太上皇送去这样的奏表,必定引起太上皇心怀疑惑,他怎么肯来呢?”
肃宗李亨爽快地认错:
“朕知道已经做错了,接下来怎么挽回?”
李泌从容地说:
小主,
“陛下您放心,臣另编写一封群臣贺表,请太上皇东归就好了。”
肃宗令左右侍从,拿来纸笔砚台,嘱咐李泌立即给李隆基写奏表。
李泌才智超群,不假思索,提笔走龙蛇、一气写成,拿给李亨过目。
李亨一看,哇,奏表上面,李泌替朝中群臣署好了名字,表示是群臣的共同请求。
奏表大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