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把命拴在裤腰带上的疯子

最后在红海和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先知三世会面。

战略上的欺骗,许仕林觉得陈兴显的分量更重一些。

《中奥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许仕林和奥斯曼的外交官员早已谈妥。

陈兴显去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中华七年的春节转瞬即过。

正月十六日,陈兴显在三艘戚继光级巡洋舰的护卫下。

携带着三司官员及皇家第一警备镇的一个团,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巡。

陈兴显选择了戚继光级巡洋舰的首艘,即戚继光号巡洋舰作为他的座舰。

戚继光级的改进之处非常多,不光是在动力及火力上。

例如在了望员的身前,增加了挡风墙这个装置。

挡风墙由两块弧形铁板组成,前窄后宽。

风在进入挡风墙后,会向上通过,从而在挡风墙的上方形成一个无风带。

这是利用风来挡风的原理。

中华海军以前战舰上的了望员,眼睛经常被风吹得流泪,从而容易错过目标。

就比如在英吉利海峡受损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因为高速的风让了望员根本睁不开眼,从而发生的碰撞。

战舰上的任何一处改进,都是鲜血换来的经验。

从戚继光级服役后,中华的海军战舰和商船上,开始正式配备航海钟。

航海钟是科学院斥巨资研发的时钟,每十二个时辰转一圈,

分别表识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但增加了分针和秒针,古代的计时比较模糊,一般只精确到某个时辰某一刻。

而海军战舰则是一直在海上航行。

在夜间和大雾天,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只能根据海图来计算位置。

所以航海钟可以理解为更加精准的时钟。

不然一艘战舰从宝岛跨越几千里前往檀香山,极有可能误差几十里乃至上百里。

许久未出海的陈兴显,第一夜睡得并不好,他在卯时初刻(5点)醒来随即来到了舰桥。

“参见陛下...”

舰上正在值班的大副和众人,一惊之后赶紧向陈兴显弯腰行礼。

“平身吧,我们到哪里了?”

“回陛下,距离罗州港还有一百一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