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物资保障体系的建立

像第一运输镇运输的主要是大宗的物资,例如尚未脱壳的水稻,整袋的盐、糖、茶叶、烟草、火药...

而到了镇一级别的辎重团,则会对这些大宗物资进行分类,每个箱子里各种生活所需的物资都会装上一些。

一般分为三类,甲类是包含一个棚十多个人一整天的消耗,包含口粮、干肉、干菜、糖、茶叶、烟草等。

乙类则是仅仅满足日常所需,是提前制作好的满足一个棚战士一日份的干粮和咸菜。

最后是丙类,里面是大部分的弹药和少部分的口粮,口粮是压缩饼干。

猪油、盐、糖、米、各种坚果碾碎,制成的压缩饼干,仅仅能让人活着,毫无美味可言。

这三种尺寸的箱子自然规格不一样,甲类的箱子最大,需要用马车专门运输。

乙类的箱子则和弹药箱差不多大,丙类箱子最小,战士们肩膀扛着就能走。

这也是对应着物资保障的三个等级,甲类说明后勤线路通畅,战士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到。

乙类则说明后勤压力比较大,只能尽量让战士们吃饱。

丙类则是后勤线路被断,马车无法前往支援,只能靠人力肩扛着送过去。

带去弹药的同时,也就是让前线的战士们,不至于饿死。

这套物资保障体系原本准备在北美和天竺使用,却没想到在北国第一次登上了战场。

守备团据点的战士们已经被围困数个月,据点内冬季一般会存储半年左右的食物。

可现在已经是三月份,经过一整个冬季的消耗,据点内的口粮已经不多。

陈阿三派去支援的物资正是丙类,这说明这些据点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不然陈阿三也不会让第一寒地镇,在这个不适合登陆的季节,展开登陆作战。

就像孙德胜说的那样,骑兵的屁股最重要,那么步兵的脚板就最重要!

而现在守备团不得不依靠战士们的铁脚板,去给前线的据点运送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