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内部制度建设,那就是遇见问题解决问题。
可选的剧本也就那么几个,如果是十年前,我可能会再写一部分,但是现在这个年纪就没那个兴趣了。
因为,没有尽头。
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而已。
搞得好,进入下一关。
搞不好,推倒重头来。
英雄们都老啦,想来想去,就这样吧,甚至于搞个编年交代一下后续结果都觉着有点画蛇添足。
反正都是编故事。
那就这样吧。
有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接着写。
……
下面简单说几个问题,有关于故事的一点思考,也有对一些朋友的回复。
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各位不要较真。
首先是感谢所有能看到这里的朋友,谢谢支持。
我是八零后,记得上中学历史课,讲到北朝的鲜卑汉化,老师说,“这体现出一种民族自卑感”。当时没有很深的理解,后来越来越有感觉,我就发现身边很多人在精神上都是垮掉的。
就是,面对洋人,从灵魂里就跪了。
哦,我发现这就叫民族自卑感。
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影视剧里,古装片动不动就下跪,这恐怕就是一种骨子里奴才相的外部体现。
正好前两年有很多时间在家,然后就磕磕碰碰写了这个故事。
初衷就是想展示一下,在青壮年时期,我们也是很自信,很昂扬的。
比如,在大唐,除了祭天大典,见天子也是不下跪的。
哦,奴婢是要跪的,因为从法律上他们不是人。
比如,在大唐,我们是胸怀宽广的,是无所畏惧的。
大唐什么人都敢用,只要有用,只要好用,就敢!
大唐啥玩意都敢玩,只要好玩,只要喜欢,就敢!
同时,我也不想把这个故事写得太肤浅,在兼顾娱乐的条件下,我想稍微深刻一点,哪怕一点点。
好了,进入具体问题环节。
第一个说说“皇帝”。
在很多穿越故事里,穿越者的宿命要么就是做皇帝,要么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如果是写武侠,深藏功与名是好选择,可是作为一个政治军事文,打下然后江山自己跑了,我觉着就很不合适。
因为不可能。
敌人不允许,朋友不允许,没人会允许。
不跑题,就说“皇帝”,就以汉、唐为例。
汉高创业,靠的是大肆分封许愿获得支持。
《史记·高祖本纪》写得很清楚: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体会一下。
项羽死了,诸将“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兄弟们共推汉王称帝。
小主,
汉王推辞,说不敢。千万别说他谦虚,大将们哪个没有一批血里血里去、火里火里去的手下?
大伙怎么说?大概意思,你要不当皇帝,兄弟们的赏赐功劳咋保障?
汉王这就顺水推舟说,那为了国家,我就勉为其难了。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汉高帝只是代表功臣上台保障大伙利益的代表。
要知道,汉高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皇帝。
秦二世咱就不算了。
始皇帝没几年就噶了,所以皇帝怎么干,大家伙都没经验。
可是有一点,“权力”是有魔性的。
本来汉高帝是功勋利益的代表,但是当了皇帝,恰恰他就会与功勋们渐行渐远。道理很简单,功勋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而权力从来是不喜欢被制约的。
所以,当刘邦做皇帝,一定程度上他就站到了功勋的对立面。
双方是既合作也斗争,但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斗争,那就不一定了。
这里会有个动态平衡,平衡得好,皆大欢喜,国家繁荣。
平衡不好,那就难说。
可是,别的事情不讲,对于刘家来说,做皇帝就真好么?
有句话说:“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
皇权看起来至高无上,可是那宫墙之内的孩子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世间险恶。而外面那些将军、大臣,可都是血里火里出来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
一只小白兔,对着一群大灰狼?死不死。
汉文帝是怎么上台?是周勃们推上去的。
吕后死了,功臣们清晰了吕家,要知道吕家是大汉的大股东之一。刘家已经被吕后洗了几波,然后吕家也完了,周勃们推出汉文帝,难道是因为他很牛逼?恐怕恰恰是因为这小子看起来比较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