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观察,阿咄欲分明发现对面虽然人也不少,可是真正的唐军其实有限,更有很多嗢末、蕃人凑数。
掐指一算,御弟哥哥感觉回鹘人的兵力优势很大啊。
真不是阿咄欲无知者无畏。
李承嗣西征时,阿咄欲便曾经见识过唐军的彪悍。但是尽管在李承嗣身上吃过亏,前阵子两方小规模厮杀也没占到便宜,但阿咄欲真心并不觉着回鹘勇士就比唐军逊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前李承嗣打到删丹,那是被人打了突袭吃亏。彼时,尽管场面上难看了一些,但是阿咄欲多次出阵,亦不少斩获。而且说破大天,当时还是回鹘人胜了。
最近则是唐人狡诈。他们只敢偷袭回鹘部众,鲜少与回鹘人正面对抗,几次吃亏,也都是回鹘人中了圈套吃闷亏。
今天,双方是成列而战,己方又有兵力优势巨大,阿咄欲感觉没理由不赢。
……
阿咄欲的自信,并非全无道理,小屠子立马高坡,也得承认回鹘人的阵营明显比嗢末等部强了太多。
对面的回鹘骑士可不是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哪怕他们不如唐军这样豪横,至少视线以内的都是甲士。
小屠子手搭凉棚细细观瞧,那形制依稀有环锁甲,亦有札甲乃至明光铠。遥指对面中军一部,小屠子问道:“王叔,那是战骑么?”
战骑,在唐军一般就是指的就是具装甲骑。
老马匪定睛瞧了片刻,道:“呦,还真是。”
没想到向来寡言的郭教练也来发言,道:“回鹘虽以轻骑为主,然亦有突骑。之前与李承嗣交战,想是轻骑吃亏不小,故有此安排。”
郭屠子的祖宗就是大唐边将,被捉到草原开枝散叶。老郭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回鹘人是知之甚深,小屠子与老马匪都很信服。
便见郭教练又微微摇头,道:“李承嗣损兵不少,所失甲具只怕都便宜了彼辈。不过,回鹘人骑射惯了,嘿嘿,未必就用得好突骑。”老郭的马鞭指指点点,“相传吐蕃崩坏前,回鹘与吐蕃相争常落下风,多由此故。”
为了西进,行营上下也做了很多准备功课,对于吐蕃,回鹘,焉耆等等,都没少下功夫。老郭这样陈说,小屠子、老马匪也都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十三郎史怀仙将军这阵子神清气爽,心情不错。
经数月打磨,咱史大将军整顿了几批新人,终于重塑了银鞍都的威名。
此前,小屠子在甘州四处掳掠,十三叔可没少出力。要说这魏兵啊,还是能打的,尤其在有好处的时候。所以,在回鹘人身上找到了自信的魏兵老油条们就比较积极,此次出征,银鞍都也拼凑了二百战骑、四百陷骑并四百游骑跟来。
打出了信心的史将军就来凑趣:“嘿嘿,突骑,并非换身皮便成地。”
小屠子看着看着又揉揉眼睛:“怎么还有铁甲步人?”而且,好像也是用的步槊?这情况还比较新鲜,之前主要见了回鹘的骑兵,个人技艺其实不差,装备也拿得出手,只是被唐军挖坑吃了些亏。
这步兵么?还真没见过。
这回郭屠子也有点尴尬。
其实完全是他们孤陋寡闻了。作为大唐当年的第一打手,唐朝爸爸曾经手把手教了回鹘人用步兵。在额尔齐斯河大战,曾经就是一万回鹘铁甲步人结枪阵,硬抗西突厥突兵冲锋数轮,奠定胜局。
只是后来回鹘汗国崩溃,流落到山北那边的回鹘部落一盘散沙,一地鸡毛,很不成器,这项技艺也就不会玩了。而郭屠子恰恰是在漠北草原那边生活,所以对这些情况就不大了解。
两军相距仍有两里,都已披甲完毕。
多难历练,尤其是最近独当一面,小屠子性情有了极大的改变。面对数万回鹘大军,小屠子也不紧张,以刀尖在地上简单画了双方阵图,指指点点道:“贼兵将战骑居中,是欲中央突破,两翼包抄,此乃回鹘故技。
哼,还有铁甲步人。
嘿嘿,爷爷便遂了他意。”说着,用刀尖划了三条直线,竟是打算不玩花哨,直接全军出击,当面击破胡儿之意,全不将这数万胡儿放在眼中。
说回鹘人还行,那是跟嗢末、六谷蕃这等菜鸡相比。
跟唐军比?嘿嘿,还差得远。
对常捷军,老马匪更是信心满满。
这绝非王义老将军狂妄自大,而是在代北实践检验过,在河西嗢末、蕃贼身上也都应验了的。回鹘人?又不是没打过。在安边时,他们就没少抄掠回鹘人的帐篷。对,兀部,赤列部,这不都是回鹘遗种么。
也就那样。
看两个老将都没意见,小屠子便即下令,全军向前压迫。
“呜——!”
“咚,咚,咚咚。”
伴随令旗挥舞,传骑四出,雄浑的鼓角声开始在草原上空回响。
旌旗猎猎,万余唐军缓缓前行。
传骑飞奔而去,将主帅的将令传达到各都将领。
大唐勇士墙列而进,气势恢宏,真是铁衣映寒辉。
好吧,其实也有不和谐之处。
别看了,就是说你嗢末与六谷蕃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