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柏林的街头,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孙师傅和其他小吃师傅们早早地来到了摊位前,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他们的小吃摊被布置得整整齐齐,各种小吃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孙师傅的炸麻花摊前,已经围了不少人。他熟练地操作着,将麻花放入油锅中,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麻花就出锅了。他拿起一根,递给旁边的一个德国小男孩,用生硬的德语说:“试吃,免费。”小男孩接过麻花,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然后拉着妈妈的手,指着麻花说:“妈妈,我要这个。”
孙师傅看着小男孩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根麻花,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不远处,手工糍粑的摊位前更是热闹非凡。两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一边挥舞着大木槌,一边喊着号子,节奏感十足。围观的德国人看得目不转睛,纷纷拿出相机拍照。一位德国老爷爷忍不住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英语问:“这是什么?”翻译赶紧解释说:“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小吃,叫糍粑。我们先把米饭蒸熟,然后用木槌捣碎,再揉成团,滚上各种蘸料,非常好吃。”
德国老爷爷点了点头,买了一份糍粑尝了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竖起大拇指说:“非常棒!这是我在柏林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之一。”
炸油条的摊位前,也围满了人。油条的香味和滋滋的油声吸引了不少德国人。一位年轻的德国姑娘买了两根油条,夹上糍粑,再滚上一层芝麻糖,一口咬下去,酥脆和软糯的口感交织在一起,让她忍不住赞叹:“太神奇了!这种组合太棒了!”
德国人的饮食文化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德国人以肉类为主食,面包、土豆和香肠是他们餐桌上的常客。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则更加注重食材的搭配和烹饪的多样性。这次小吃展,不仅是一次商业尝试,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
张天浩在小吃展开幕前,专门组织了一次培训。他告诉所有的小吃师傅:“我们来德国,不仅仅是卖小吃,更是要让德国人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要用美食打开他们的心门,让他们接受我们。”
培训中,张天浩还特别强调了中德饮食文化的差异。他解释说:“德国人注重食物的营养和健康,而中国人更注重食物的味道和情感。德国菜以煮、炸、烤为主,而中国菜则有蒸、煮、炒、炖等多种烹饪方式。我们要结合德国人的口味,适当调整我们的小吃,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孙师傅和其他师傅们在培训中学会了如何用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与德国人交流。他们还学会了如何用德语介绍自己的小吃。虽然语言不通,但美食的魅力让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德两国的联系逐渐紧密频繁。德国不仅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成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中国小吃在德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异国美食的接受度较高。
据《2024-2030年中式餐饮行业盈利模式创新与变革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德国经济稳步复苏和消费环境进一步宽松,中式餐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中式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4.0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4.4万亿元。在德国,中式餐饮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德国消费者对中餐的兴趣日益浓厚。
德国的多元文化背景为中式餐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尝试并喜爱中国的美食。例如,麻辣烫在德国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3年10月,德国首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落地杜塞尔多夫,开业当天就卖出700余碗麻辣烫,食客的队伍排到了店外大街。如今,杨国福麻辣烫在德国已经开设了多家门店,月平均销售额达到15万-17万欧元。
中国小吃在德国的成功,离不开本土化的经营策略。杨国福麻辣烫在德国的扩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国福选择与驻扎在德国本土的代理公司YGF Verm?gensverwaltung GmbH合作,依托代理商本地化资源和团队优势,从德国开始,辐射到整个欧洲。
程总告诉我们,早在2023年初,公司就已经开始参与到杨国福集团2023-2024海外战略部署工作中。“我们集团做的餐饮类目比较多,坚守的一个原则是,单类目只选择一个品牌,单品牌只选择天花板。杨国福较强的产品力和企业组织能力,是我们选择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合作洽谈过程中,我们分享了欧洲餐饮行业的消费情况,提出品牌本土化、定位差异化等发展思路。”
简单来说,就是让欧洲人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杨国福,不是国内传统的夫妻店模式,而是一个具备品牌文化属性的“第三空间”。经过为期近1年的筹备,杨国福欧洲首店落位于杜塞尔多夫。程总回忆,门店落地的过程较为顺利。过去几年,团队已经在小龙坎等火锅品牌的德国本地化经营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从餐种来看,麻辣烫和火锅的重叠度还是挺高的。筹备到落地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和品牌沟通门店视觉形象、位置选择、底料与设备运输等内容,其他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些常规性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店选择杜塞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的重要城市,也是美食聚集地,餐饮品牌的试验田。“所有希望在德国发展的餐饮品牌,都要先到杜塞来试水。”此外,考虑到杜塞当地大型全球性展会密集,从地理位置上看,跨国人口流动性强,也将为品牌带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杜塞店定位杨国福德国总店,也是公司的直营门店。开业前期通过营销前置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客流,营业首日卖出700碗麻辣烫;并在首月创下了全球门店业绩第一的成绩。此后,杨国福在慕尼黑、柏林、科隆等地的加盟门店陆续开业。William总介绍,目前已经在德国开业的杨国福门店月平均销售额为15万-17万欧元,“日销售额4000-5000欧,周末7000-8000欧。”
从经营策略上看,William总指出,在德国市场战略布局前期,占领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选人”是关键。“在加盟商选择上,我们的单店老板/负责人全是在欧洲做大餐饮出身,比如在这边经营着1000-2000平的自助餐厅,或者是日料、韩餐等。他们对于本地化的餐饮运营管理有一定的经验,也能更好满足杨国福在欧洲品牌化经营的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