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血脉、知识

“贵族”靠的是什么?血脉,只要你生的好,那你就是贵族,不是也得是。

那“世家”呢?

“世家”最早的雏形,是以“考学”或者说“考试”形式出现的新型利益分配家族。

汉朝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改变。

在看中血脉的同时,也出现了察举制,这种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试用考核!

也就是说,你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当官,不再像是之前一样,靠着血脉来当官。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不让“贵族”血脉当官,那他们就垄断知识,把知识融入进“血脉”里。

这个时候,就慢慢的出现了“世家”。

“世家”就是以知识为血脉进行垄断的一种家族形式。

和之前的“贵族”有区别吗?严格来说,是有区别的,因为知识是可以传播的。

但血脉,你哪怕传播,下一代生出来的,还是“贵族”。

但“世家”的出现,其实乍看之下,和“贵族”是没什么区别的。

所以,在汉朝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世家”就像是很早之前的“贵族”一样,垄断着上层。

并且牢牢的以知识为“血脉”,把下层晋升的路,完全卡死。

可能有人这里会想,哪军功爵制度呢?军功爵不是也给了下层一个晋升的阶梯么?

军功爵升上来的人,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一直被“世家”之人排斥的。

就像是晋朝,上层完全被锁死,那个时候的晋朝,“世家”已经完全成了“贵族”。

小主,

只要你不是某一个姓,如:王,那你没资格上升到上层。

这种形式,不是“贵族”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的混乱,给了底层上升的形式,但“知识”还是被“世家”把控着。

哪怕后来关陇贵族的出现,也只是以“血脉”为形式的抱团。

但这个时候,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关陇贵族为什么会被称为贵族?因为他们是靠“血脉”。

但“血脉”这种最基本的抱团已经证明了,会被淘汰的。

只有“知识”融入到血脉的新型家族抱团形式,才被认为是正确的。

所以,关陇贵族哪怕辉煌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烟消云散。

但“世家”依然还存活了很久。

这个时候,分配“食物”权力的,就是“世家”,因为他们掌握着最简洁的生产力知识,并且也传承的非常完好。

时间慢慢的到了唐末,形式再次发生了改变。

黄巢的出现,打散了“世家”,并且也让“世家”知道了,“知识”再多,可人被杀,终究还是会死的。

并且死了之后,知识也就传承不下去了。

所以,大的“世家”抱团被打散,之后就慢慢的出现了小的“世家”。

并且还规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分家。

他们吃了教训,所以就不再以姓氏抱团。

可人终究还是会抱团的,所以,为了垄断利益,垄断分配的权力。

就出现了地域性抱团。

而地域性抱团,也不能垄断官场不是?毕竟一个地方出现的人才,怎么也垄断不了整个朝廷。

其他地方的人,也不可能看着你垄断官场,会阻扰你的。

所以,为了利益,就妥协吧。更大的抱团就出现了,士大夫阶层。

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是踏入“士”这个阶层之后,所有“士”的抱团。

而他们为了垄断“士”这一阶层,许多的手段就出现了。

师门传承,血脉传承等等。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为了“知识”的垄断。

所以,在看待大部分权力到底在哪里的时候,只需要看“知识”到底怎样流转的,就能发现权力到底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