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魏掌柜头痛的事儿来了!魏家小姐一有好转,便不顾女儿家应有的矜持,竟然托下人与魏掌柜讲,她喜欢上那个周管家了!要招他入门做赘婿。
这可如何是好!?魏掌柜前思后想,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若是逼急了!女儿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那他的老脸可就丢尽了!
魏掌柜估摸着,周不秋的身世并不简单,既然他不肯说,那就逼着他说出来!知道他的根底,才好痛下决心,只要周不秋不是什么奸邪恶徒之辈或是后人什么的!他便丢开了颜面,请个媒人来撮合这桩亲事。
可怎样逼周不秋告白身世呢!?魏掌柜自也动了一番脑筋,他看得出周不秋对自家女儿也挺有心的,否则不会尽心尽力为她医治沉疴而出谋划策。即然这样,何不借女儿之口来问他一问!
于是,魏掌柜找了个机会,试探起了周不秋:“周管家,小女对你的身世很是好奇,你是能工巧手,又对医道在行,为何会竟是沦落成为一个乞丐头子!?”
周不秋闻言,一改之前的果断明决,欲言又止,欲吐又咽,叫人真是捉摸不透。
魏掌柜只好用了激将之法,严声道:“若周管家有难言之隐,魏某也不消多问了!直接告知小女便是。”
这法子果然管用,周不秋爱人心怯,急竟了!说话也是有些语无伦次,这才道:“老...爷,小...小的若是把实情讲出来,就怕老爷会怪罪,真...真不知当讲不当讲呀!”
魏掌闻言柜愣住了!摆了摆手,对他说道:“周管家你放宽心,魏某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既然你有言在先,魏某断然不会怪罪于你!”
周不秋闻言,知道都到这个份上了!不说也得讲了!他重重地“唉!”了一声。然所说的第一句话,便让魏掌柜大吃一惊“小的是来寻仇的!”
这话叫魏掌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与周不秋素不相识,何来的仇怨一说!
只听周不秋缓缓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周不秋家,在黄州府治下的一个小县,该县盛产药材茯苓、三七,周不秋的父母靠种植药材为业生活,家道虽不算富有,也还殷实富足。
那年,周不秋赴省城赶考,去一趟便是大半月之久,等他从省城回来,却发现家中突遭变故,父母双病倒,一时就乱了方寸,不知所措。
经细细询问之后,周不秋终于从父亲口中了解到事出因果。
那年的药材收获后,有个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而且出价甚高,周不秋的父亲惊喜之下,悉数交货,没想到却陷入了人家精心设计的骗局。
那客商付了银两后,便马上报官,称周不秋的父亲卖给他的是一批假药材,并呈上了几大麻袋药材,麻袋上还有周不求父亲亲笔写上的“周”字。
周不秋的父亲傻眼了!这些哪是自己卖给客商的药材,分明是被人调了包的。可在公堂之上,又有假药村真麻袋做为证物,周不秋的父亲百口莫辩,那客商却提出,若周不秋的父亲,将家中药材地作为赔偿,此事便不再追究。
无奈之下,周不秋的父亲只得含冤应允,客商撤了诉讼后,官府也没再追究,将周不秋的父亲打了三十大板,斥责他刁民乱市之后释放回家。很快,周不求的父母就因蒙受不白之冤,一病不起。
周不秋赶考回来后,尽心料理父母,本想着将父母身体调养好后,再去彻查此事,寻机报仇雪恨。
哪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断枝专朝细处折,那一晚,他为其父母擦拭过身子,伺候他们睡下后,熬得步子都走不稳的周不秋趴在八仙桌上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身上火辣的痛,惊醒之后,家里已燃起大火。他立马警醒过来,肯定是自己一不小心,碰到了八仙桌上的油灯,才导致了走水火患。
火越烧越大,此时已是深夜,而当年为了便于种植药材,周不秋一家便把房子建在了离村庄很远的半山腰上,就算此时乡亲们看到火光冲天起,赶来帮助扑救,也肯定是来不及了!正当周不秋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救兵来了!
帮忙扑火的,竟是几个在附近的山神庙里落脚的乞丐。但是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止住,他们也没法救出周不秋的父母,庆幸的是,乞丐们帮忙抢出了周不秋父母的尸身,使他父母求得了全尸落葬。
小主,
周不求一个少年书生,突招如此惨烈变故,自痛不欲生,想寻了短见了事!全靠乞丐们苦苦相劝,才苟活了下来。
那段时日里,周不秋与乞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为了报答那些个乞丐,周不秋在自家废墟中,寻得家中的保命金银,便将大半钱银赠予了乞丐们。
从此,周不秋便与那些乞丐为伍,因他为人义气,又是个读书人,足智多谋,深得乞丐们敬重。
有一日,一个老乞丐临终,弥留之际送给周不秋一双长筷子,并对周不求说:“我们当叫花子的……奉天乞讨,一双筷子不离身,靠天靠地靠善人……”当时,周不求不明白老乞丐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更叫他不解的是,赶来为老乞丐送终的乞丐们不停地往他身上吐唾沫,并抡起手中的打狗棍,往他身上敲打,直到乞丐们跪下来对他喊了一声:“帮主……”周不秋这才明白,这是老帮主传位给了他,那双长筷子便是筷子帮主的信物。
周不秋讲到这里,魏掌柜终于听出了其中的端倪,他问周不秋道:“如此说来,你怀疑我,就是当年那个害了你父母的罪魁祸首!?”
周不秋摇摇头,回他道:“并非小的怀疑掌柜的为人,小的寻思,当年那个外地客商中途掉包,在本地定有接应的药材商。这些年,我辗转黄州府治下众多县城,探查药材商人,想着顺藤摸瓜,但却未能如愿。此次来在城中打探,也是这个目的,但现在小的敢肯定,当年的事与魏掌柜毫无瓜葛!”
魏掌柜闻言,不仅没有感到吃惊,反而更加看重周不秋了!不是有句古话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有仇不报非君子吗!?”周不秋不被仇恨所蒙蔽,能冷静的处理事情,未曾冒然行事,能行正道不阴损,当是个成大事做大事的人。
不过魏掌柜还是觉得有些奇怪以疑惑,便问道:“周管家,你是怎么查出我与此事无有瓜葛的!?”
周不秋笑道:“那是因为一双筷子,魏掌柜身为一家之主,以身作则,家风正气不阿,小的细心观察,魏掌柜及家人进食时,会将筷子并拢,食毕后又将碗筷摆放齐整,规规矩矩,一丝不苟,试问如此家风的表率,怎会甘与妖邪恶人为伍!?”
一席话,把个魏掌柜说得满面春风,拱手直叫惭愧!没过多久,魏府里传来喜事音。魏家小姐要成亲,夫君正是魏府的管家周不秋。
在为两人操持亲事之前,魏掌柜却提出了个条件来“周不秋必须入赘到魏家,成为上门女婿,承继他魏家普济大药房。周不求毫不犹豫,满口答应下来。
周不秋与魏家小姐成亲之后,魏掌柜把家中经营大权全交给了周不秋。
正当周不秋准备另立帮主,欲把帮主的信物长筷子托付给其他人时,却被魏掌柜制止了。
魏掌柜说“这双筷子还是留下吧!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了天和地,往事已矣!烟消云散,只期望你日后忘掉仇怨,好好过日子,做一个乐善好施、顶天立地的好汉子”。
也才不久,周不秋便是接到个惊天大好消息,那个欺骗他父母,害得他家破人亡的药材商人,在一县城中依旧行骗之时,被人家识破了调包骗局,当场打死,弃尸了荒野。
他知道消息之后,便想着告诉自家岳父去,却见魏掌柜一人一椅一壶茶,独自在后院里,口中哼哼着京腔“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是司马发来的兵...”
周不秋何等聪明之人,顿时便明白了魏掌柜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顿时忍住即将夺筐而出的泪水,兀自转身,做事去了!
是年魏府添丁增口,周不秋与魏小姐诞下一男一女龙凤胎,一名周天宇,一名魏无双。
访道与参师。设誓投词。
慎终如始谨修持。
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
该破上仙机。
守正无疑。
持行元始玉清微。
慧日当空凭谁照,星眼芝眉。
(《浪淘沙令》元.侯善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