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袁盎智斗宦官赵谈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1264 字 4个月前

“对,长安百姓说我冷酷无情,霸占淮南国,连弟弟也容不下。”

说着,文帝低声说出了那首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能舂,两兄弟不相容!”

“皇上,唱这首歌谣的人不了解皇上的过去。陛下孝母超过了曾子,

太后生病时,陛下衣不解带,三年服侍在床边,孝心感天动地。

对待兄弟仁至义尽,不是陛下冷酷无情容不下刘长,是刘长不念兄弟情要造反。

如今刘长自尽,是愧对陛下啊!”

经袁盎一劝解,文帝收住了眼泪。“依先生之见,朕该怎么办呢?”

“陛下,刘长有四个儿子,何不恢复淮南国?

然后把淮南国分割出3个小国家,四个儿子刚好每人一块封地,

长子刘安承袭淮南王。

老二刘勃、老三刘赐、老四刘良,分别出任分割出去的三个小国王爷。

这样即可安抚刘长众子,也可挽回刘长之死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三,极大削弱了淮南国的地盘和势力,岂不是一举三得吗?”

文帝欣然接受,十分佩服袁盎的深谋远虑。

文帝认为袁盎出的主意相当不错,但是贾谊认为不妥。

贾谊面见文帝进谏道:“陛下,刘长谋反本是十恶不赦之罪,如今陛下大封其子,

将来他们不但不感恩,反而认为这是皇上弥补过错应该做的,本末倒置,为祸不远矣!”

文帝不采纳贾谊的建议,并斥退贾谊。

最终颁旨封刘长长子刘安承袭淮南王爵位。

封次子刘勃为衡山王。

封三子刘赐为庐江王。

封四子刘良,因刘良年幼多病,被封为东城侯,不久夭折,无后嗣。

值得注意的是,刘长的四个儿子,在后面的七国之乱中,只有老二刘勃拒绝参与叛乱,得以保全并得到升迁。

其他三个儿子皆被杀,封国皆被收归朝廷。

这正应了贾谊的预测,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

文帝很欣赏袁盎的才能,难能可贵的是有才华还正直,不怕得罪任何人。

有一次,文帝在去上林苑打猎的路上,刚好马车要下一段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