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魏王曹操

而后,对着刘协和曹操拱手说到:“陛下,丞相。此人居心不良,如今丞相是我大汉朝的擎天巨柱,他却想要把丞相置于绝地,这是谋划颠覆我大汉王朝啊,臣请诛杀此僚,以正国法!”

程昱似乎早有准备,见郗虑有些为难,便接过话题,说道:“孔太中,你名义上是当代大儒,是孔圣后人,这书,却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当年光武中兴之时,此盟约便不再被提及了。光武帝在建武十六年,就有封卢芳为代王之事。”

“那卢芳什么人,不过是背靠匈奴,投降我大汉,当时看来可使得边疆安宁,便被封为代王。”

“如今丞相是扫平北方,斩杀乌桓首领蹋顿,北疆十余年内,将无战乱。更别说在乱世之中,扫灭群雄,平定中原,丞相之功,如何不能封王!”

“那卢芳后来便背叛了我大汉。”孔融当即反驳。

之后朝廷之上,便如菜场一般,显得颇为热闹。

最终还是荀彧站出来,说这事情不是一下子可以决定的,大家都可以回去思虑清楚,再来商议此事。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内心不知在想什么,之后又瞥了一眼程昱。

程昱会意,立刻拉住了郗虑,之后不论孔融说什么,他们也不再争论什么。

小主,

只是孔融不知道的是,一张以他为目标的大网已经织成。

历史上的孔融,也是因为他的“不识时务”,就在曹操南征荆州,在赤壁大败之前,给了孔融一道罪名,把孔融及其全家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在这个空间,孔融的命,只怕是等不到第二年了。

在朝廷大辩论的第二天,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说孔融曾经为北海太守时,私募信徒,传播谣言。

当时孔融说什么“天下何必卯金刀”。

这可是诛心之语,光武帝刘秀登基的祝文中就提及过这卯金刀,便是代指刘氏。

你孔融说天下何必卯金刀,意思是不是说,拥有天下的不需要姓刘。

原来弄了半天,是你孔融自己有反叛之心啊。

曹操出手,怎么可能会留有余地。郗虑也同时上奏,说孔融在和祢衡的对话之中,否认父母养育之恩,污蔑孔圣。

这就更厉害了,你孔融自己明明就是孔子的后代,但你自己却污蔑和嘲讽自家的先祖。

这不但是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更是反人伦的典型代表。

就这两点,就朝廷便以孔融“不忠不孝”的名义给抓捕了。

是的,和孔融头一天在朝廷上反对曹操进封魏王,没有一点关系。

而且似乎是怕孔融还有狡辩的机会,曹操这边,立刻又派人抛出了第三个罪名。

那就是他孔融和孙权派来进贡的使者之间,互相勾连,出卖朝廷机密,更是诽谤朝廷,妄议天子。

也不知道孔融在天牢中遭遇了什么,三条罪名,他也都亲手画押确认。

之后便如历史上一样,全家被杀,一个不留。

一时间,整个许都城内的气氛,变得十分的压抑。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手里,握着刀。

若是曹操愿意和你讲道理,按规则办事,大家还可以玩下。

若是曹操心里烦了,要掀桌子,你们这群所谓的“大汉忠臣”,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当年的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好,还是现在的曹操也好,都是一样的。

似乎,唯一能被他们挤兑还有兵权的人,就只有当年那个年少不懂事的士颂了。

孔融死后,汉献帝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上朝,想要拖延时间。

但很快,荀彧入宫见过刘协后,便去了丞相府。而走出丞相府的荀彧,手上却拎着一个空食盒。

荀彧的突然去世,到底让这次曹操进封魏王的事情,给暂定了一段时间。

但荀彧后事处理结束,这年秋收之后,程昱再次提起曹操进封魏王之事,整个许都城内,再无异议。

这个时空里,曹操比历史上,提前了六年完成开国之举,提前九年完成了称王之举。

他获得了建立自己合法统治中原地区的名义,开始将所谓的汉臣,转化为曹魏属官。

大汉朝廷,也在这一刻,开始变成了“鸡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