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在管理财务方面有过人的天赋,所以皇太极封他为户部尚书。
因英俄尔岱一直将满清的钱粮管理得很好,所以多尔衮掌权后依然对其尊敬有加。
“参见摄政王!”
“尚书大人快快请起!”
寒暄过后,多尔衮切入了正题。
“尚书大人,我大军即将第六次入关作战。
从此刻起便要发起全国总动员。
所有与战争有关的物资都要进入军管状态。
多铎的先锋大军四月初一开拔。
粮草辎重三月十六就要先一步上路。
此事可有问题?”
“没有,户部粮草储备充足,足够十三万大军一年之用!”英俄尔岱十分笃定地说道。
这里便体现出满清的一个优势。
整个国家才八十万张嘴吃饭。
平时专门种地的汉人奴隶超过十万。
多尔衮还从不间断地从明朝商人那里购买高价粮食。
再有英俄尔岱这种长于财务的户部尚书进行管理。
那么满清的粮食储备相对于明朝来说其实要健康得多。
军粮够吃一年,明年还会有新的收成,入关之后还能抢到不少粮食。
多尔衮掐指一算,在军粮这一块问题不大。
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兵器盔甲的问题。
满清没有明朝那么健全而复杂的六部制,他们的机构十分简化。
兵器盔甲这一块暂时也掌握在英俄尔岱的手里。
“尚书大人,盔甲供应可还齐全?”多尔衮期冀地问道。
满清掌兵者十分重视盔甲,为什么?
因为他们人丁少,死不起兵。
英俄尔岱摇了摇头:“尚不齐全!
满八旗的三层甲皆有保障。
然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盔甲则参差不齐。
缺口最大的就是贴身锁子甲。
臣只能保证蒙古兵和汉兵人手一件贴身皮甲。
另外再加上一件外罩的棉铁甲。”
“呼!”多尔衮鼓起腮帮子吹了一口气。
满清的工业产能还是太低下了。
即使有足够的铁料他们也造不出足够的锁子甲。
看来这一战蒙古兵和汉军的伤亡是很难控制了!
如果让沈战知道多尔衮操心的事情他一定会笑出声。
沈战:咋地,满八旗盔甲齐全就能不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