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交割马匹对沈战来说影响不大。
人员,枪炮,马匹统统都搞定了。
沈战前前后后砸进去七十五万两白银。
这也就是他沈战,换个将领即使得了扩军的权限也是白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一切都是空想。
此次扩军最让沈战难受的地方不是花出去七十五万两银子。
这笔巨款对他沈战来说就是个毛毛雨。
沈战最心疼的是一下子花出去850个系统点购买了850把速射连弩。
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说过,无论是鸟铳还是遂发枪都有其局限性。
它们的局限性就是射速有待提高,应付不了大规模敌军的集群冲锋。
曾经倭寇被戚继光揍了几次之后便总结出了规律。
那就是跟戚家军打仗不能来回拉扯,否则会被火器装备率高达40%的戚家军给磨死。
后来倭寇发明了人海战术,前面的几百人倒下去之后戚家军便哑火了。
倭寇趁此机会接近戚家军,然后疯狂砍杀戚家军士兵,致使戚家军死伤惨重。
戚继光痛定思痛,给自己的部队配备了虎蹲炮,加强了群杀伤能力。
同时,戚继光还增设了前排重步兵和长枪兵,让戚家军具备肉搏的能力。
这才大大缓解了鸟铳兵的作战压力。
沈战玩得更花,他直接用速射连弩把火力空当给填满了。
在沈战的部队里遂发枪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什么流贼军、满清八旗、倭寇,在沈战的野战营面前都是弟弟。
九天的时间一闪即逝。
沈战手底下的六个营长一天到晚全在玩命地练兵。
沈战可是有言在先,谁要是到了战场上给他掉链子百分百会被一撸到底。
腊月二十九,北京城的天气格外寒冷。
李自成的七十万大军终于出现在北京城外。
此时的他们不再是农民军,而是有名有号的大顺军。
从永定门城头向外望去大顺军的营帐连绵十几里,场面煞是壮观。
崇祯皇帝带着文武百官登上了永定门。
两千大顺骑兵分为四队绕着北京城的城墙奔跑。
他们边跑边喊着口号:“大明必亡,投降不杀,顽抗屠城!”
看着来回奔波叫嚣的大顺骑兵城头上的崇祯鼻子都气歪了。
小主,
“谁人敢出战替朕杀一杀贼兵的锐气!”
沈战保持了沉默,他对战争的理解比任何人都深刻。
他的部队本质上不是骑兵,而是骑着马的步兵。
骑马出城跟大顺军的骑兵互砍,那样的损失沈战自认承受不起,所以还是少开口为妙。
“末将愿往!”一名叫李董的偏将出列说道。
这哥们儿手底下有1500遂发枪兵和500连弩兵。
在上一次对阵王继荣的战斗中李董带队干废了对方一个三千人的步兵方阵。
很显然,这位仁兄是打出自信来了。
“好,李董听令,出城击杀流贼骑兵,不杀够一千个人头不准回城!”崇祯抽出天子剑胡乱挥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