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你个臭小子厉害,真没看出来,这结婚了啊,人都不一样了。”

蒋大妈接话道。

“是啊,柱子,你看你媳妇现在的气色,那红润的哟,可比刚门的时候好太多了。”

又一名郑大妈开口道。

“嗨,蒋大妈、郑大妈,你们面色也不差啊,今年肉没少吃吧,你们俩家都是六七口人,那份额让人羡慕的哟。”

何雨柱搭话道。

很快几人就聊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中院地大,住户少,许多人喜欢在这里聊天。

何雨柱干脆从家里拿了一张椅子出来,让王玉莹坐外面晒晒太阳。

小主,

各家各户都拿了一点花生瓜子在那磕着,过年嘛,大家都把手头上的活放下了,什么洗衣服,买菜,做饭,都是不太管的,要么吃饺子,要么吃剩菜。

六十年代的住户基本没有什么亲戚可以走动,毕竟许多人都是上一辈或者这一辈才进的四九城,尤其是南锣鼓巷的住户,大部分都是。

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那在解放前基本都是富贵人家住的地方,普通百姓根本没机会住进来。

像95号院大部分住户都是娄半城这个娄氏轧钢厂老板的原因,才被分到这里。

解放后,也是军管会联合各个单位通过各种的方式,把百姓分配在各个房间里。

当然也有一些户主还在住,但基本只保留一个别院住着,没有别院住的,也就住在正房了。

不过这些人的成分最起码都是富户起步,没几个人能有好下场,到了时候统统都要下放劳动改造。

随着大妈们越来越多地聚集在一块,男人们也都过来了,就像开全院大会一样。

“柱子,那个明天咱们厂里搞大会餐会吃什么啊?和大伙说说呗,你现在可是食堂副主任啊,肯定知道。”

一名轧钢厂工人问道。

“是啊,柱子,说说呗,你肯定知道吧!”

……

随着一道道声音地起哄,大院的人都看向了何雨柱。

“那个,大伙儿静一静,这事啊,我还真的不知道,得等回了轧钢厂才知道,不过我保证啊,咱们院的人来打菜,肯定给你们打满咯,这样满意不满意!”

何雨柱大声说道。

“好!”“好!”

“柱子局气!”

……

大院的人听到何雨柱的话,那也是高兴地不得了,毕竟他们也不是真的关心是什么菜,他们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多吃一点。

何雨柱的这句话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