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谁敢得罪大明,得罪他这个明皇?

以前虞世基觉得杨广把人才外推,这是对大隋的不负责任。

现在才知道,寒门人才去大明,对大隋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会成为世家用来对付大隋啊………

大明完成内部改革和内部问题,走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

当年杨广直接和世家门阀以及宗门硬撼,而不是借外族力量进行消耗。

那事情的发展绝不会有现在的艰难。

毕竟大隋才是隋州正统,世家门阀自立都无法在大义上站住脚。

可惜战略决策出错,后果也必须由陛下承担。

朱由校的新政和解决突出矛盾,均已圆满完成,彻底根除王朝弊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天子里面朱由校才是真正的厉害人物。

自家陛下似乎不如朱由校,随即把这个不该有的念头驱除掉。

作为大隋的臣子,如今却在想着天子行不行的问题。

这是一个臣子该想的么地?

改变大隋现状,强大大隋,强化皇室力量,这才是一个臣子的本分。

单凭靠山王一人支撑大隋皇室力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大隋的改革。

除非有绝对的实力碾压世家门阀和宗门的力量才行。

如果朱由校全力扶持大隋,支持大隋。

降低丹药的价格交易,减轻大隋皇室经济负担,大隋解决自身问题,仍有一丝希望.

朱由校在船上,便已制定了夺取大隋的计划。

现在是经济侵略,打压大隋世家门阀和宗门的经济体系。

随后便是大明的武力进驻大隋。

没有强有力的强者坐镇大隋,朱由校不会相信大隋那些既得利益体会甘心丢掉自身利益。

反正大明和大隋贸易,那是两国首脑制定下来的。

小主,

大义上站得住脚,杨广有大义,朱由校有实力。

双方合作,是合作共赢。

朱由校需要拉升大明经济,杨广需要朱由校的外力解决自身内部冲突。

自己解决不了,直接打包让朱由校来帮忙。

杨广要求签订一份属于两国皇室间的合作协议或者战略联盟。

这个要求被朱由校直接拒绝,现在的大隋已是一条破船,随时都要沉。

大明吃多了才会这样做,何必给自己增加负担。

没有大隋皇室和世家门阀以及宗门对抗,就无法实现大明消耗大隋内部元气的目的。

大明将来只需要一个进入大隋的借口,站得住脚即可。

是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左右彻底吞并隋州之目的。

可不是让大隋彻底强盛起来,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结果。

“我们应该相信杨广能为我们铺好路。”

左千户不解地看着朱由校道:“为什么?”

朱由校冷笑道:“杨广已经没有选择,除了朕能帮忙,其余的邻国都不会这样做。”

现在朱由校就是吃定了杨广只能选择他。

这是朱由校的信心,也是大隋国情决定杨广的态度。

除非杨广不愿雄起,不愿大隋延续下去。

明知前面有毒药,杨广都要上前拿起来喝了。

大明是诸国中表现最为出色。

国力一年胜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