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怀才不遇的日子,他真的不想过了。
处于黑白颠倒的时代,整个社会昏暗无比。
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了。
他都已经绝望了,在最后的日子里,都准备自我了结。
岂料在他死亡的最后一刻,忽然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召唤而来。
出现在这方世界的瞬间,相关信息已经灌入他的识海里面。
面对眼前的天子,诸葛卧龙感激涕零。
原来自己的世界厌弃他,抛弃他,这个世界却需要他。
他没有世人想象中的矫情,有这个机遇和机会,要是不把握,那就是自身问题。
朱由校欣慰道:“…很好,朕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
“目前大明主旨便是推动各类改革,把大明发展成为九州最强的帝国。”
“打造一个真正的平民帝国,朕就是平民的最大后台。”
诸葛卧龙闻言,铿锵有力地说道: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便是实现平生抱负,还天下一个太平。
“爱卿不要有任何包袱,原先的首辅,已打过招呼。”
“在我大明,能者上,庸者下。”
“占着茅坑不拉屎之辈,都要被踢出大明官场。”
按照朱由校对其了解,主持大明改革,这个能力诸葛卧龙能轻易做到。
并且能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完成。
重要的是,诸葛卧龙是武王境的强者,解了大明面临强者威压的窘境。
“朕希望大明在你的主导下,能实现官吏平民化,而不是权贵玩弄权势的地方。”
“朕最大的愿望便是我大明人人如龙,人人都有担任大明复兴的希望。”
本来大明首辅,王阳明并非不能胜任。
而是王阳明的任务一样很重,担任推行普及教育和普及武道的重担。
这个任务看起来实权不大,但对大明的重要性却非常关键。
是大明复兴的内核之。
监督有海瑞,首辅有诸葛卧龙,教育有王阳明。
可以说大明具备了改革和复兴大明快车道的条件。
提速大明复兴,是大明能不能在千年之大变局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
朱由校现在每天都在麻木地雕刻木偶。
没办法,大明太缺人才了。
如果可以公开招募,不出五年,九州人才都要囊入大明怀里。
可惜这个招贤令不敢发出去。
影响太恶劣了。
会引发其他国家士大夫的强烈反击,乃至封锁或诛杀自身未用人才。
此类事情,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对于人才,朱由校从来不会乱杀,相反还会给予一定保护。
大隋人才不少,但凡大明江湖人去了大隋,都带着招收人才和保护人才的任务。
他们只要招募到一个合格的人才,都能在大明得到丹药兑换的优先权。
这个权力可是非常大的,隐性利益极大。
代表他们得到朝廷认可,属于朝廷编外人员。
比如岳不群,在处理解决了逆徒令狐冲后,废除华山武功,逐出师门。
随后便急匆匆地前往大隋为大明卖命。
实在是他没有多余的时间调教令狐冲。
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不如多立功,多表现。
得到的好处,可以让华山彻底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