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个皇朝的生命力密码便是反腐

士林这块遮羞布是天子亲自撕下来的,同样也是天子践踏的。

在文官集团把刀子插进天子身上时,天子便没有了退缩的可能。

从蛮夷过渡过来的孔家店,实际上已经不干净了。

主要是这孔家店还如此理所当然,好像过来做大明的衍圣公,是给大明面子。

朱由校心里一阵冷笑,如同孔家嘲笑皇家,孔家店可以长久地开着。

皇家都在更替,唯有孔家没有更替。

这心里到底多嚣张,直接藐视皇权,觉得皇权不过是孔家效忠的对象之一。

大可以换一家继续嚣张,反正士林都是以孔家为荣为核心的。

离开孔家,皇朝可能连统治的能力都没有。

朱由校现在就要打破这个桎梏。

文化不是只有孔家,还有其他家啊………

以前是没有机会实现,现在他具备重塑大明文明和文化,重塑大明官吏的核心思想基础。

不再以儒家一家之言而统治一个国家。

日后应该换成,天子只要喜欢,都可以换一个统治体系,并非离开某一家就活不了。

九州里面每一个皇朝,其实都以兵家、法家牵制儒家。

现在朱由校直接掀翻了,不以某一家治国,而是白家并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选百家有利于帝国统治的,不利于的弊端直接踹了。

一旦大明成功,那其他皇朝都会逐渐培养自己的统治班底。

不会一味地迁就,把儒家的地位拔高了,搞得儒家一副高高在上。

好像他们说的都是真理,不听就是歪理邪说。

现在朱由校的人才,已来自诸天万界,怕个屁。

不存在被某一家坑了。

小主,

大明当下底蕴太薄,人才培养数量不充足,只能徐徐图之。

打着反腐的名义,为天子戴上一个光明正大的帽子。

不以废除儒家为口号,等于默许了儒家的存在。 反正只要是人才,那朱由校就没有不用的道理。

人才,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只是人才范围不再限制儒家这个群体,而是百家范围。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文化和体系。

以专业的人对接专业的岗位,不再是儒家前去担任,其他专业人士只能成为其附庸。

儒家其实是最不能给予权柄的一个学派。

搞搞文学,儒家最擅长,这点值得扶持。

这也是朱由校留给王阳明的新学派。

除非他们的新学派有大才,否则就只能在这个领域待着。

“一个孔家店而已,大明并非离了孔家店,大明就不能治国了。”

天子当着一众心腹大臣直言不讳地说。

可见天子是动了杀心。

出自儒家的臣子,心里很是心痛,对衍圣公更是恨之入骨。

别说这些臣子,便是远在江南的王阳明,对孔家店反感无比。

他尊崇的是孔圣人,而不是孔家店。

何况他觉得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和继承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遵守圣人一言一行,只要是人都有错误。

不存在所谓的完人。

对圣人之言,也要带着怀疑地研读,分析其合理性。

魏忠贤忽然急匆匆地进了大殿,在朱由校身边低声道:

“陛下,国子监的士子有异动,想要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