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鬼王酒吞童子竟然真的在弦界

茨木童子天赋异禀,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不到一岁就能说明白话和人沟通,三岁的时候甚至能过目不忘,看过的诗句转头就能背出来,他对于诗句的理解也颇为有天赋,经常有附近的夫子学者上门讨教,一时成为了当地稍有名气的天才。

五岁前他的生活就是戴着帽子和露出眼睛的面具,在理发店的后院和来自各地的学者、夫子一起谈经论道。

“请问神童,如何理解此句——假天用事,民之顺也。自绝于天,敌之罪也。民有其愚,权其有智。”

“借用天意行事,名义上才是正确合适的。逆天而行,自作自受,需要把这个罪名安在敌人的头上。让老百姓愚昧无知,这才是掌权者的聪明之处。说再简单点,用天意的名义,是很容易让愚昧的人顺服的,为了顺利的攻破敌人,不禁要用兵还要用计,逆天就是最大的计。掌权者的手段是权利,权利的核心是分配资源,要让你的百姓更加愚昧,你分配资源这件简单的事情才能长久的做下去。不然会有聪明人发现你做的事其实不难,这样就会推翻你。”

“请问神童,如何理解此句——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

“人们的情感大多数都是自己矫情做作的,对其进行了夸大渲染。情感更多是环境培养产生的,情感成熟后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再切换状态。羞耻、喜爱、虚荣等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触发的,换个环境就不一样了。世间的习俗、规矩、制度都是虚假的,也就是说本不该出现这些习俗,有没有它们影响不了真实的世界。”

“请问神童,如何理解——千金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褒姒罪。”

“这个,我不知道。”

“请问神童,如何理解——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

“这个,我不知道。”

此后,大家也知道神童也有弱点,心里平衡了很多。

但后面发生的事将他推向了另一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