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犯我大尧者,虽远必诛!

秦战与荀直对视一眼,心中也不禁对萧宁的谋略产生了新的敬意。

这样一支军队若是放在京城,将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啊!

但萧宁没有选择留守京城,夺取至尊之位的机会近在咫尺,他却毅然决定带兵驰援北境。

“他若是心存夺权之心,这支军队足以让他在京城中稳操胜券。”

秦战心中暗想,目光看向萧宁的背影,带上了更多的敬仰。

从此刻起,对于萧宁,他彻底的改变了看法。

荀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小主,

“正是因为他没有选择为了私利而见死不救,而是选择带兵北上,才让我们认清了他的胸怀和大义啊。我们之前,对他存在着太多的偏见啊。”

“昌南王爷心怀社稷和百姓,远非常人所能及。”

许居正感慨道。

凝望着远方,雪地中那道背影,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刻!他心中对萧宁的佩服与信任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任何时刻。

其他人见此,纷纷跟上。

对着萧宁,深深地鞠了一躬。

霍纲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无比感慨:

“他以一己之力,打造出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甘愿舍弃京城的利益,选择去守护边疆。这份气魄和大义,的确值得我们敬佩。”

随着这支军队的出现,他们对萧宁的评价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轻视,到后来的尊重,如今更添了几分佩服。

这个年轻的昌南王,不仅拥有非凡的谋略和实力,更有一种让人折服的胸襟与担当。

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用这支军队展示了他心中的信仰。

在十里长亭中,寒风呼啸,冰雪如刀割般拂过脸庞。

然而在这股寒冷中,许居正等人心中的那份敬佩与钦佩,却如同烈火般在胸膛中燃烧。

他们明白,萧宁并非只是在用力量去征服,而是在用他的忠诚与大义,去赢得人心,去守护这片山河。

“昌南王爷,一定要,凯旋!”

“未来的大尧,我们必定可以见证你,从北境而归,一飞冲天!”

……

清晨的寒风掠过十里长亭,卷起阵阵飞雪。

萧宁一身戎装,手持长枪,骑在嘲风之上,眼中闪烁着冷静与坚定。

他抬头望向前方,那通往北境的漫长道路在寒霜中若隐若现。

此刻,他将带领这支十五万的大军,直赴北境战场,迎接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洗礼。

“全军听令,出征北境!”萧宁挥起手中的长枪,声音如雷,震彻云霄。

“出征!”

“出征!”

“出征!”

十五万大军整齐呼应,声音如海潮般滚滚而来。

战鼓声随之响起,沉闷而激昂,在冬日的寒风中激荡,仿佛要撕裂这片苍穹。

影卫军如一条黑色的洪流率先启动,他们的铠甲在清晨的微光中闪烁着寒冷的光芒。

每一名士兵都默不作声,眼中却透出一股坚定无畏的杀气。

长枪竖立,旗帜飘扬,队伍如同刀锋般直指北方,带着肃杀之气,势不可挡。

随之而动的是琼州的六万精锐,花元觉和卫青时亲自率领。

他们曾在琼州浴血奋战,如今再次披挂上阵,士气如虹。

琼州兵马的铠甲和旗帜上依稀残留着之前战斗的痕迹,那是他们无数次拼杀得来的荣耀。

这六万人,每一双眼睛都透露着对战场的渴望,他们的呼吸在寒风中凝结成白雾,仿佛无声地昭示着他们的决心。

紧接着是临州军的两万将士,虽然人数不多,却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将。

每一匹战马都披着轻甲,马背上悬挂着长刀和弓箭,准备随时迎接战场上的搏杀。

他们默默跟随在队伍中,眼神坚定,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哈烈的五万兵马位居队伍的最后方,整齐而有力地踏步前进。

我们的哈烈将军,至今还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这一点,自然要归功于千面禽兽,对萧宁的培训。

这支军队来自草原,擅长马战与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