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道士相面,陈羽的质疑

朱高炽听到了杨荣的回答,皱着眉头明显不满意。

杨世奇思索着摊丁入亩这个计策,其实想出不难。

难的是敢于对士绅阶级特权说不!

毕竟谁说不,谁就是与整个士绅阶级,甚至是与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计策一出,对百姓来说那可是实打实的实惠。

以后也不会存在免费徭役。

甚至都可以拿到工钱,只不过这个工钱由士绅阶级来付。

不想付也很简单,那么就跟百姓一样,去服徭役。

这些士绅从小就没有干过农活,只要不去服徭役,恐怕再多的钱也会出。

如此以来,

百姓的人头税彻底取消,徭役可以获得报酬,那么以后士绅用来引导百姓情绪拿捏皇权的手段,也将失效。

而民心,也将彻底归附永乐帝一身!

在百姓眼中,只要你对他好,那你就是顺位继承!

奇才!

天下奇才!

此计策一出,隐藏在暗处的建文余孽反扑,将不复存在!

想通这三板斧的计策之后,杨士奇心中只有对提出这个计策之人的佩服。

当然杨士奇猜测这三条计策应该是大师道衍提出,毕竟道衍已有数月消失在朝中大臣视线当中。

据小道消息,是在鸡鸣寺闭关。

看来是为了悟出帮助永乐帝坐稳皇帝的计策,这才闭死关。

扶龙术果然名不虚传!

半晌,杨士奇缓缓开口说道:

“有辱斯文?可这些读书人不是经常标榜圣贤,动不动就以民生疾苦来劝谏皇帝,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如今只是将本来该压在百姓与皇帝身上的大山,让读书人平摊一下,就有辱斯文了?”

“那这些读书人岂不都是假仁假义,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我支持。”

“这……”杨荣被杨士奇接二连三的话,说的一时语塞。

但他不得不承认,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自古以来,这些读书人都打着以天下百姓为己任,站在道德最高点。

可是真正到了让他们奉献,让百姓获得实惠的时候,他们就像自己方才一样,心中的第一想法是荒谬。

这样对吗?

对吗?此时杨荣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如果读书人的特权没有了,那么读书人与百姓又有什么区别。

最后因为没有道衍聪慧的缘故,他的这些想法只停留在表象。

他也不再为难自己,释然道:

“天天打着造福百姓的名义,真正到了这时候,我反倒犹豫了,惭愧啊。”

“太子爷,我也同意!”

杨士奇与杨荣虽然智谋方面不如道衍,可都是极其聪慧之人,他们敏锐的感觉到朱棣面对士绅阶级的攻势时还有心情出宫,没有其他动静。

这明显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大明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