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后的民生还没有恢复过来,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施恩于天下,减免赋税,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朱棣好像就等着朱高炽主动提出减免赋税的说法似的,他旋即笑了笑说道:
“减免赋税?跟你身后那一帮家伙,谢缙、杨世奇、杨荣等文臣想法很一致啊!”
旋即,
朱棣拿出了一份奏疏,扔在了桌案上,冷冷的说道:
“河南前不久刚闹了水患,好在赈灾策略已经发布,事情圆满解决。可就在朕出宫回来之后,你猜怎么着,朕看到了浙江地带也爆发水患的奏疏。”
“根据锦衣卫探查,水患并不严重,可你那一帮太子府属官,竟然联合一众文官上奏疏,让朕减免苏、松、嘉、湖赋税!”
朱高炽听着这番话,感觉浑身一冷,肩头缩了缩,双眸之中满是不可置信的问道:
“爹,这……这,不可能吧!”
苏、松、嘉、湖乃是朝廷税收重地。
苏州府在洪武年间开始,就是赋税极重之地;苏州府一个府的秋粮达二百七十四万六千余石,其中官田税粮众多,占整个大明税收的十分之一。
松江府的棉纺织业非常发达,有‘衣被天下’之称,为纳税提供了坚实基础。
嘉兴府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重要的粮食产区,素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湖州同样是经济发达之地,其农业、蚕桑业和丝绸业都十分兴盛。
这四个地区保守估计,税收总和可能占永乐一朝总税收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要是减免成功,那朝廷财政不得崩溃!
朱高炽想到这里,心中顿时咯噔一声。
士绅这一次所图看来不小啊,如今到此算是图穷匕见了?!
先前在民间发动如此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就是为了这一刻苏、松、嘉、湖税收减免!
可朱高炽太了解自己这位亲爹的脾气,他绝不可能同意。
不同意,那么一定会再起杀戮。
而且杀的还是读书人!
大量的读书人!
刹那间,朱高炽浑身一颤。
他方才的重点都被苏、松、嘉、湖四地免税吸引,可是回想起方才朱棣说过的话。
自己最为亲近的谢缙、杨世奇与杨荣也参与其中。
坏了!
这样的奏疏谢缙参与其中很合理,毕竟他狂的很,而且最主要的是谢缙本身就出生在士绅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