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父子二人,检察孙子上课情况

李景隆走后,朱棣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走到朱瞻基跟前,看着大孙有些凌乱的头发,心中感觉好笑。

这个陈羽,上课跑去教坊司。

如果不是知道陈羽为人正派,他还真担心会把太孙教坏了。

至于去教坊司教学,只要这个老师是陈羽,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而且在今日他才感觉到了建文为何如此喜欢李景隆的原因。

曹国公在教坊司替陈羽师徒二人办的事,确实周到。

但是该有的敲打还是少不了的。

朱棣笑着问道:

“瞻基,今日陈兄弟教了你什么知识,说与皇爷爷听听,看看你学的怎么样。”

朱瞻基一脸兴奋的抬起头来,说道:

“老师今日教了孙儿一个贯穿一生的知识,孙儿听后感觉大受震撼。”

朱瞻基顿了顿,邀功似的说道:

“而且第二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还特意表扬了孙儿,说孙儿悟性高、秉性好,能够听进外界意见。”

“只要保持住,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宏图霸业!”

朱棣闻言双眸中满是诧异。

尼玛!

掌柜的,原来你会夸人!

之前陈羽也夸赞过朱棣,只不过言语中略带嘲讽,像这一次夸赞朱瞻基则是基于大孙的综合表现,学识、品性、态度,全方位考量。

没有半分虚言,纯粹是真切看好大孙未来成就。

身具屠龙术的陈羽更是对朱瞻基说出成就宏图霸业的话,其中代表什么含义,对身为帝王的朱棣来说就不言而喻了。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心里头竟生出一种别样的滋味。

好你个陈兄弟,啥时候也这样夸夸我?!

朱棣轻捋胡须,沉吟片刻后,随意的开口问道:

“你老师教了什么知识,让你得到了如此夸赞,快说来给皇爷爷听听?”

朱瞻基听罢,脸上得意笑容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正色。

“第二堂课老师传授孙儿的是‘实践的作用’,老师说实践是通过亲身经历与实际行动,来实现目标并达到效果的过程。”

“理念再好也只是空想,只有实践了将理念转变到现实中,才知道自己行不行,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进步,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朱棣听后认同的点了点头:

“实践确实非常有必要,就好比致使赵国四十万大军葬送的赵括,只有理念没有实践,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的娃娃,最终导致赵国元气大伤。”

“一切的想法再好,也只是虚无的想法,能不能行,还是需要从实践中见一见真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将好的治国理念,落实到实用的政策,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听着皇爷爷的教诲,朱瞻基躬着身子,认真的说道:

“放心吧皇爷爷,我们大明绝不会出现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理念主义者,孙儿今后一定运用这些知识好好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