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李景隆:叫我过来干啥?

在老朱爷孙二人的闲聊下,很快马车来到了皇宫。

朱棣对着朱瞻基说道:

“你不要回去了,就跟在爷爷身边,一起前往御书房商讨赈灾的相关事宜。”

“要懂得将从老师那里学会的高深学问,学以致用。到时候我会给你机会,让你适当表现一番,检验你这趟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让朝中那群臭丘八看看大明的好圣孙。”

“可千万不要怪罪爷爷与老师对你严格,这些现场的朝政讨论,都将会是你以后宝贵的从政经验,万不可辜负了爷爷与你老师的一片苦心。”

打小培养储君,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出现。

朱标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6岁被立为吴王世子;9岁时在应天府称王确定了接班人身份。

朱元璋命令大臣们在汇报政务时,也要同时告知朱标。

通过处理各种朝政,朱标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验,使其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储君。

受父亲与大哥的影响,朱棣也打算从小如此培养朱瞻基。

朱瞻基当即拱手说道:

“皇爷爷您说的话我都会谨记,定然不会辜负了您与老师的一片心意。”

朱棣看着朱瞻基听话懂事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众子嗣,

朱瞻基才是他最为心怡的储君人选。

选择朱高炽坐太子,也是为了方便以后朱瞻基接班。

虽然朱瞻基一直在他面前卖乖,可是朱棣知道这孩子骨子里有一股狠劲。

这一点朱棣喜欢。

受老大的影响既继承了‘仁’,受自己的影响继承了‘狠’,如果在成长道路上再来一位老师,大孙以后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所以朱棣将朱瞻基托付给了陈羽。

陈羽平日接触的时候,确实有些跳脱,甚至有些不正经、毒舌。

但是本心不坏。

所具备的知识都站在世间顶层。

每一次剖析问题总是能拨开表象,潜入到更深的层次去看待。

朱棣也希望朱瞻基能掌握这个本领,当皇帝在处理事情时,能不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

帝王权术在陈羽手中更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真不知道为何陈羽这么年轻,到底如何习得这些。

就像朱瞻基之前所说,明明二十出头,却比那些隐居山林中七八十岁的隐士还要高深莫测。

怪哉!

看来只能等到过几天袁珙大师给陈羽面相之后,来为我解答了。

轿子到了御书房之后,朱棣吩咐纪纲召见来御书房议事的人选后,牵着朱瞻基的手向里走去。

…………

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