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瞻基眼中的质疑,朱棣表示理解。
毕竟陈羽的年纪摆在这里,二十出头的年纪,确实难以让人信服。
可这却也是陈羽最为恐怖的地方。
要不是经过数月以来的被打脸,朱棣也不相信一个年轻人能够断言一个国家的国运,甚至提出的解决办法从而延长国运。
想到这,朱棣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知道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就拿昨日国宴上的削藩政策弊端来说。”
“如果按照最开始的颁布,那么大明恐怕不出两百年就要亡国了;可是改革般的削藩政策颁布之后,藩王宗室不仅不会成为朝廷的负担,甚至还会成为朝廷的得力助手。”
“至于大明压缩到两百年的国运,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新削藩政策的改变下,大明的国运延长了!”
朱瞻基不解的问道:
“可这功劳不是夏原吉的吗,关里面睡觉的年轻人什么事?”
藩王削藩的事情,朱瞻基知道太子府的官员早早就想好了。
可没想到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隐患。
但还好夏原吉也算太子党,最终力挽狂澜。
朱棣摇了摇头说道:
“那是你们看到的,可事实并非如此,指出削藩弊端包括后续提出改革建议的就是在柜台上睡觉的年轻人!”
“而这只是这位年轻人提出的一个改革,还有许多改革你不知道,但是大明已经在进行中了,所以我才说他配得上‘国之重器’的称号!”
“他的才识就像是浩瀚的海洋一样,一望无际!”
“爷爷不奢求你全部学会,哪怕你学到两成我就很满足了,这两成就足够你用来将大明治理好,成为一代明君!”
听见提出削藩政策、延长大明国运的人竟不是夏原吉,而是自己怀疑的年轻人时,朱瞻基此时心中除了震撼就是震惊。
要知道朱棣一向赏罚分明,对于这样的功劳更加不可能拿来开玩笑。
那么只有一种解释,
因为身份没有坦白的原因,这一份改革只能从其他人口中说出。
所以,夏原吉只是一个嘴替?
而且听皇爷爷的意思,这位年轻人还提出了其他可以延长大明国运的政策!
延长国运的政策,想出一条就足以明锤千古,可是这年轻人数月时间想出来了不止一条?
这还是人吗?!
如果是真的,那自己学会两成,治理国家,成为一代明君定然不在话下!
朱瞻基低头继续思考着。
他目前的身份是大明皇太孙,说白了就是大明未来的继承人。
皇爷爷对他的培养一直很看重。
放弃了姚广孝,选择一位市井之人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这位年轻人一定有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