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棣还为宗室供养问题发愁。
好在姚广孝足智多谋,一晚上的时间就给他提交了一份针对这个问题的计策。
朱棣能看出陈羽发现了之前老和尚没有看出来的问题,且说的有理有据,姚广孝不服。
所以在给自己呈递上来的奏章都是让朱棣看陈羽说出的办法,随后进行评判。
孰强孰弱?
朱棣对姚广孝能力很信任,以为老和尚只是一时大意。
疏忽了。
而且姚广孝提交出来的办法,朱棣认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非常不错。
不愧是自己身边的第一智囊。
可是听了陈羽一番话之后,他只感觉陈羽直接将宗室玩弄在股掌之间。
宗室一撸,不断给宗室希望。
让宗室心甘情愿累死累活替皇帝打工。
真的将人性把握到了极致。
相比较之下,朱棣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说句不好听的,
姚广孝想出来的办法跟陈羽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朱棣有那么一瞬间,真的想要将陈羽的脑袋瓜子撬开看看。
里面到底是什么。
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朱棣感觉压在身上的一块巨石移开了,突然如释重负般的吐出一口浊气。
“这样一来,大明的国运总不会受影响了。”
说完,
朱棣连给自己倒了一口酒,全部都是一口闷。
果然,事情解决之后,品美酒,味道也会变得更加美味。
爹,你看到了吗。
儿子奉天靖难一年不到,就发现并解决了大明这么大的隐患。
迟早有一天,我会向你证明,
继你之后,我才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我不会给爹与大哥丢脸。
陈羽看着他与朱棣你一言我一语之间,老朱已经将自己拿给他的那坛酒喝的差不多了。
“老朱,得了吧,该出戏了。”
“你还真当自己是皇帝啊!”
“待会出去可不能,要是让锦衣卫注意到了,你可就要倒大霉了。”
“我可没能力捞你。”
陈羽观察过老朱身上传来的杀伐之气,与手上老茧,外加与朝中有关系。
猜测老朱之前的身份大概率是战场老兵。
不知道什么原因回来经商。
所以对国家政治方面非常感兴趣。
但治国方面智慧偏低。
就像第一次说明宗室供养弊端的时候,
老朱的大儿子稍微提点一下,就已经能明白了个大概。
所以,
这一次陈羽为了让老朱这个‘又菜又爱玩’的人彻底领悟,采用了循序渐进,代入第一人称视角的办法引导。
看到老朱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