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后世,这句话的出处在贞观政要之中。”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益溢,竞不许雁给,乃令百姓逐粮。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话说陛下,你就这么舍不得开仓放粮?”
(隋朝前期其实不算太稳定,杨坚的皇位来自北周,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内部矛盾也很大。)
(开皇九年,就有两个割据势力拒绝投降,杨坚让宇文述,会燕荣领军去讨伐这两个残余势力。)
(开皇十年,南方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场战争打了一年,在开皇十一年才解决。)
(所以在开皇十四年时,隋朝的内部压力其实也挺大的,外部也有突厥,所以隋朝的粮食和钱的需求也不小。)
(当然也有可能是抹黑,只不过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抹黑,直接抹黑隋炀帝其实来的更实在。不过在此之前,隋朝也多次爆发天灾,杨坚也很积极的赈灾,所以集体讨论吧。)
杨坚有些无奈:“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前几次赈灾花费有点多。”
“那个不重要了。”开皇时空已经不是十四年了,而是二十年,争论那些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什么。
“不过就因为贞观政要中的记载,就让人找到了理由,这五十年差不多就是唐朝贞观到永徽年间。”
“不过这不证明唐朝没有隋朝的粮食就活不下去,因为贞观政要的那句话之后还有一句话。”
“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
“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那样折腾。”
“而且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难道会放弃那些粮仓?”
杨坚有些心疼:“都有多少?”
“就拿洛口仓?来说,李密攻占了洛阳城外的洛口仓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这个举动不仅给他赢得了声望,还快速扩充了军队?,短时间内就聚集了数十万兵力?。”
“其他的粮仓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