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开封,浓烈的臭味已经冲到陈东鼻孔。
陈东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干呕几声,眼泪已经出来了。
不过,恶心归恶心,但陈东还是比较兴奋。
他闻到的是一股强烈刺鼻的臭,和农村旱厕的味道一模一样!
这是氨气,正是他需要的东西!
氨气中的含氮量很高,这才是改良土壤的关键!
这种怄发出的肥料,原理上和现代化肥很像,都是将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分解,最后成为肥料。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东西要比以后的尿素更牛。
尿素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那是因为缺少一种吸收酶,而陈东怄发出来的东西,本就是动物肝脏,自带吸收酶!
顾不得恶心,陈东抱着坛子跑到阳光房。
整个阳光房至少有三分之二是玻璃,每天的光照相当充足。
即便屋里没有任何供暖设施,屋子里也暖烘烘的。
如今,所有培育的基础条件都已经达标!
陈东找了个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上面的盖子。
那感觉好像厕所爆炸了!
陈东只能单手捂住口鼻,把坛子里的液体倒出来,只在坛子里留下一点残余。
液体渗透得很快,几乎是瞬间消失,但恶臭的味道却历久弥新。
陈东赶紧找来铁锨,把所有土凑成一堆,像炒菜似的反复翻动。
这是二次发酵,目的是让肥料更有效地吸收。
直到最后,所有的黑土堆成小山,再也没有液体流出,这就算基本完成。
阳光房几乎是完全密闭的空间,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这就是陈东想要的!
他在模拟华北平原附近的气候,小麦每年至少可以收两茬,玉米甚至可以达到三茬。
就算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陈东每年的收粮也是最多的!
更何况,如今吴家沟连个种子都没有。
到了秋天,他们依然只能看着陈东吃!
当然,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肥料的二次怄发,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陈东要准备最后一次怄发。
坛子里的液体还有一些,这相当于酵母,里面有很多活性物质。
从阳光房出来,陈东一直往山上走。
他要找一些生长比较缓慢的树,这种树年头多,木头里的矿物质更多。
也是在这时候,陈东突然看见向阳坡上的一棵铁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