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官方认证

台下的人也看出了吴全友的窘迫,想笑又不敢笑。

吴全友很清楚,从现在开始,只要不影响公社劳动,自己可以盖房子,节省下来的资源,为更偏远的地方做贡献!

换句话说,即便是吃大锅饭,但在今天也需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否则就是拖油瓶!

现场一片哗然。

半晌儿,陈东抬高嗓门,问道:“队长!我是第一个响应政策的,也是第一个有劳动成果的。”

“我记得,按照上面的规定,应该有点什么说法吧?”

大队长倍觉头疼,现在的陈东好像换了个人。

做事杀伐决断不说,关键还懂政策,就像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硬是拿他确实没办法!

大队长战术性咳嗽几声:“确实,率先做出表率的人,应该获得标兵锦旗。”

陈东的目的达到了,自然笑了起来:“那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呢?”

“就、就明天吧!”

“好嘞!我们全家等您!”

……

所谓的标兵锦旗,其实就是一尺见方的红布上写了四个大字,没什么稀奇的。

别小瞧这块布,谁见了都得客气三分。

别说普通老百姓,就算保卫科的人冲进来,也得恭恭敬敬说话。

陈东很清楚,在这个年代,政治正确是最大的庇护。

从某种角度上说,比枪炮更有用!

队长不可能说空话,第二天乖乖把锦旗送来,还不忘夸陈东几句。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陈东接下沉甸甸的荣耀,转头把它挂在墙上。

队上的村民有点反应不过来,陈东先是光明正大的盖房子,又成了队上的标杆。

怎么想都觉得别扭,可事实就是如此!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即便政策开放了,允许自己盖房了,可自己没那么大本事!

反而是陈东,简直是如鱼得水,这个政策就好像为他准备的一样!

晚上没人的时候,周晴小声的问陈东,既然条件放宽了,要不要把山顶的两方土窑挪下来。

不管是冶铁还是烧炭,在家门口总归是要方便一些。

陈东连忙摆手,这个绝对不行。

就算政策开放了,私自炼铁也不是小事,一旦被查出来,会变得很棘手。

顺着这个话茬,陈东问她,前几天为啥情绪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