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果然是个天才

大领导沉思了一下,说道:“这件事我会去协调研究室的人员。

毕竟工业部的设备有限,他们的科研项目也在进行中。

想要让他们让出设备,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雨柱点点头:“这点我能理解。

赵叔愿意帮忙,我已经非常感激。

即使最终办不成也没关系,我会继续寻找其他方法的。”

大领导对何雨柱的好感更深了,没有因为他曾救过自己的命就提出过分的要求,言行十分有度,而且还很有能力。

这样的人任何人都会欣赏。

大领导安排何雨柱和杨厂长先在这儿休息,他自己则去找科研人员沟通。

来到科研工作室。

“老柳,跟你商量个事儿,能否让你的实验室临时借给我使用一段时间?我有个朋友想开展一个研究项目。”

“领导,不是我不愿意,但我们目前正处在关键阶段,如果现在让出实验室,之前的成果可能就会白费。

要不您再找找别的人?”

大领导叹了口气,心里清楚这事肯定不容易办。

“老王,我再来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把你的实验室借我用一阵子?你不是一直喜欢那幅画吗?我可以把那幅画送给你。”

“老赵,你怎么想的?现在正是科研最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加班加点。

如果为了你那幅画,我就把同志们给卖了,这还叫人吗?真的不行,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大领导无奈,只好转向下一个实验室。

“真是麻烦啊!”

“领导,实在不行,我们的投入太大了。”

“领导,把实验室让出去太难了,其他人来了如果把我们的设备弄坏了怎么办?那我们之前的付出岂不白费了?”

大领导有些失落。

他理解这些人的心情,大家都在为国家的强大努力奋斗,他也不能硬把人赶走。

于是,大领导只好回去告知何雨柱这个情况。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们也开始打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多久,他们就知道了一个情况,并且纷纷议论起来。

“原来是一个清华北大出身的高材生,想用我们的研究室来制造机器。

这也太儿戏了吧?我们哪一个不是在国外留过学的顶尖人才,做了这么多年研究,深知研发一个项目的难度。

这么年轻就想干这么大的事,虽然想法不错,但太不切实际了!”

“没错,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当年也是急着想要研制出新机器,发明新技术,帮助国家变得更强大。

但一步步走来,才知道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想赶超那些强国哪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这些研究人员个个学历高,资历深。

像何雨柱这样的清华北大学子,在他们眼里也并不稀奇。

因此,大家很快就不怎么在意这件事了,继续埋头搞研究。

办公室里,讨论仍在继续。

“唉,柱子,这事儿办起来不太顺利。

这些研究人员现在正处于研究的关键阶段,让他们中断手头的工作,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大领导面带愧色地说道,“要不然你再稍等一段时间?到时候我会再次尝试沟通,如果有人科研上有所突破,可以暂时不用研究室,我就马上通知你。”

话音刚落……

大领导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们还有一个废弃的研究室没动过,里面的设备全出了问题。

因为那都是从 ** 过来的产品,所以一直没有进行修复。” 话说回来,当前这个时期,种花家的工业重建任务艰巨,多数机械设备都来自毛熊与东欧,建立起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

机器一旦故障,往往需要高薪聘请毛熊的专家进行修复。

虽然工业部门现有的研究设施尚可维持基本运作,但对于损坏的旧设备,就暂时无力顾及了。

听到这话,何雨柱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我打算制作的机器并不复杂,只要有足够的材料和条件,就应该可以自己动手。” 他对大领导说,“赵叔,你能带我去那废弃的研究室看看吗?说不定我可以试着修好它。”

大领导略感惊讶:“这个自然可以,但是……” 他内心并不相信何雨柱有能力修理那些设备。

毛熊的技工可非等闲之辈,每次修理时总会刻意排除本土技师的参与,防止关键技术泄密,以此确保能够长期收取高昂的费用。

如果这些设备真的容易修复,他们自己的工程师早就处理妥当了,又怎会任其闲置至今。

何雨柱微微一笑,道:“去看看总没坏处,至少现在它们也没被充分利用。

真要是修好了,也能帮到赵叔您。” 听罢,大领导点头同意:“好,那咱们就去瞧瞧。”

随后三人来到了那个废弃的研究室。

这里所有的机器都被灰尘覆盖,可见已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日子。

何雨柱问道:“赵叔,能否请您帮我拿一些工具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领导应允道:“这个容易,柱子,即便最终无法修复,也不要紧。

无论如何,我都会设法解决你的需求。” 随即派人取来了所需的工具。

由于何雨柱准备自制设备的需求,室内配有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插床、铲床、镗床、钻床以及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等各类机加工设备,非常完善。

然而有些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得整个实验室无 ** 常使用。

这些精密加工工序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不可能在缺乏关键设备的情况下,依赖他人的设备来进行加工,这样做不仅不便,还可能因为参数调整影响到对方的工作流程。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攻克科研难题,不愿卷入这种烦琐事务。

先是在车床上查找故障点,很快就找到了根源——机器运转产生的剧烈震颤。

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成品的加工精度。

即使能生产出零件,也只能作为废品处理。

长期来看,这样的故障还会加剧车床的损耗,不利于车床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切割工具的稳定性能。

凭借自己在机械设备方面达到了五级水准的专业技术,何雨柱自信满满地准备开始修复工作。

木匠、铁匠、机修工、电工、铆接工、焊接工、机床工这七大工艺的第四层级他都能娴熟掌握,不仅技艺精湛,还擅长修理设备。

面对这小小的挑战,对他而言不过是轻而易举。

一旦遇到类似的小故障,他能够轻易地定位并解决。

他会打开机器,仔细检查固定零件是否稳固、安装是否精确、旋转部件的震动范围以及主轴的位置等细节。

一番细致的检查后,何雨柱迅速找到了问题所在——一个零件损坏,必须进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