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坡清冷,竹径幽深。
白鹤时常飞来,送云飘过;
猿猴上下跳跃,时不时献上果实。
门前的池塘宽广,树影绵长,石裂苔花零落。
宫殿气势雄伟,紫极高耸,楼台飘渺,丹霞似乎从天际坠下。
真是一个福地灵区,宛如蓬莱云洞。
这里清虚空寂,人事稀少,适合静修养性。
青鸟每常带来王母的信,紫鸾经常送来老君的经典。
这里道德之风高远无比,果然是神仙的居所。
唐僧从马背上下来,又看到山门左侧有一块碑,上面刻着十个大字: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长老说道:
“徒弟,这真是座观宇。”
沙僧说道:
“师父,看看这景象如此鲜明,观中必定有高人居住。”
“我们进去看看,如果东回行满,此地也是一处好景。”
行者笑道:
“说得好。”
于是大家一齐走了进去。
进了二层门,只见里面走出来两个小童,打扮甚为奇特:
他们容貌清秀,气质出众,头上扎着丫髻,短发凌乱。
道服自然宽松,衣袖飘动如风。腰间系着龙头结,脚穿轻盈的芒履。
他们的神采异常,分明不是凡人,正是那清风和明月两位仙童。
两个童子恭敬地低头迎接,出来对唐僧说道:
“老师父,失迎,请坐。”
唐僧高兴地跟随两位童子进入了正殿。
殿内宽敞,是向南的五间大殿,窗格上雕花精美,分明是上明下暗的设计。
仙童推开窗格,请唐僧进入,只见墙上挂着五彩斑斓的“天地”二字,桌上是一张朱红色雕漆的香几,几旁摆放着一个黄金炉瓶,炉旁则有香料。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捻香,放入香炉,转了三圈,虔诚地礼拜。
拜完礼后,他回头对仙童说道:
“仙童,五庄观果然是西方的仙界。”
“为何不供奉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是供奉‘天地’二字?”
仙童笑道:
“不瞒师傅,这两个字,上面的字,礼上还当。”
“但下面的,实际上我们不能接受香火。”
“这是我师父自己捧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