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比丘国的君臣和百姓,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走了二十里远,还舍不得离开。
三藏勉强下了辇车,骑上马辞别出发,送别的人一直望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回去。
师徒四人走了很久,又过了冬末春尽的时候,看不尽野花山树,景物繁茂芬芳,前面又看到一座高山峻岭。
三藏心惊问道:
“徒弟,前面这座高山,有没有路,一定要小心!”
行者笑道:
“师父这话,不像个走长途路的人说的,倒像是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那种。”
“自古以来都说:山不阻碍路,路自然通山。”
“为什么说有路无路呢?”
三藏说:
“虽然山不阻碍路,但恐怕险峻的地方会有怪物,密林深处会有妖精。”
八戒说:
“放心,放心!这里离极乐世界不远了,一定太平无事!”
师徒正说着,不知不觉到了山脚下。
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叫道:
“师父,这里是绕山的路,很好走,快来快来!”
长老只得放开胸怀策马前行。
沙僧说:
“二哥,你把担子挑一肩。”
真的八戒接过担子挑上。
沙僧牵着缰绳,老师父稳稳坐在雕鞍上,随着行者都奔上了山崖上的大路。
只见那山:
云雾笼峰顶,潺湲涌涧中。
百花香满路,万树密丛丛。
梅青李白,柳绿桃红。
杜鹃啼处春将暮,紫燕呢喃社已终。
嵯峨石,翠盖松。
崎岖岭道,突兀玲珑。
削壁悬崖峻,薜萝草木秾。
千岩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
~~~~
云雾笼罩着山顶,潺潺的水流涌在山涧中。
百花香气充满道路,万棵树木茂密丛生。
梅树青,李树白,柳树绿,桃花红。
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将尽,紫燕呢喃时春社已结束。
高高的石头,翠绿的松树。
崎岖的山岭道路,突兀而精巧。
陡峭的悬崖,藤萝和草木茂盛。
千座山峰竞相秀美如同排列的戟,万条山谷争相奔流像远处的洪浪。
老师父慢慢观赏山景,忽然听到鸟啼的声音,又生起了思乡的念头。
勒住马叫道:
“徒弟!
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
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
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
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
我自从天庭传来旨意,在锦屏风下领取关文。
正月十五观灯时离开东土,才和唐王分别。
刚刚能够龙虎风云相会,却又师徒之间有矛盾。
走过了巫山十二峰,什么时候能和唐王相见?”
行者说:
“师父,您常常因为思乡而挂念,完全不像个出家人。”
“放心走吧,不要过多忧愁,古人说,想要谋求富贵的生活,必须下苦功夫。”
三藏说:
“徒弟,虽然你说得有道理,但不知道西天的路还在哪里呢!”
八戒说:
“师父,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经,知道我们要去取,想必是搬走了;不然,怎么一直走不到?”
沙僧说:
“别胡说!只管跟着大哥走,只要把功夫用上,终究会有到达的那一天。”
师徒正在闲聊,又看到一片黑松大林。
唐僧害怕,又叫道:
“悟空,我们刚刚走过那崎岖的山路,怎么又遇到这个幽深黑暗的松林?”
“一定要小心。”
行者说:
“怕什么!”
三藏说:
“说什么话!不能轻信那些看似正直的人,必须防备那些表面仁义的人。”
“我也和你走过好几处松林,不像这片松林这么深远。”
你看:
东西密摆,南北成行。
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
密查荆棘周围结,蓼却缠枝上下盘。
藤来缠葛,葛去缠藤。
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
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
这林中,住半年,那分日月;
行数里,不见斗星。
你看那背阴之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
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尽。
又听得百鸟声:
鹦鹉哨,杜鹃啼;
喜鹊穿枝,乌鸦反哺;
黄鹂飞舞,百舌调音;
鹧鸪鸣,紫燕语;
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
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
多年狐狢妆娘子,日久苍狼吼振林。
就是托塔天王来到此,纵会降妖也失魂!
~~~~
东西密集排列,南北成行。
东西密集排列直上云霄,南北成行高耸入青天。
密集的荆棘在周围环绕,蓼草却缠绕着树枝上下盘绕。
藤来缠着葛,葛去缠着藤。
藤来缠葛,东西的旅客难以行走;
小主,
葛去缠藤,南北的商人怎么通过。
在这林子里,住上半年,不分日月;
走几里路,看不见星星。
你看那背阴的地方千般景色,向阳的地方万丛鲜花。
又有那千年的槐树,万年的桧树,耐寒的松树,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丛丛密集堆砌,乱糟糟神仙也难以描绘。
又听到各种鸟的叫声:
鹦鹉鸣叫,杜鹃啼叫,
喜鹊穿枝,乌鸦反哺,
黄鹂飞舞,百舌调音,
鹧鸪鸣叫,紫燕低语,
八哥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
又看到那大虫摆动尾巴,老虎磨牙,多年的狐狢装扮成娘子,时间久了的苍狼吼叫震动树林。
就算是托塔天王来到这里,纵然会降妖也会失魂落魄!
孙大圣丝毫不惧怕,用铁棒上前分开大路,引领唐僧径直进入深林,逍遥自在,走了半天,没有看到走出林子的路。
唐僧叫道:
“徒弟,一直向西走来,经历了无数的山林崎岖艰险,幸好这里清幽雅致,一路太平。”
“这林子里奇花异草,实在让人喜欢!”
“我要在这里坐坐:一是让马歇歇,二是肚子饿了,你去那里化些斋饭来给我吃。”
行者说:
“师父请下马,老孙去化斋。”
那长老果然下了马。
八戒把马拴在树上,沙僧放下行李,拿了钵盂,递给行者。
行者说:
“师父安稳坐着,不要惊慌害怕,我去去就来。”
三藏端坐在松阴之下,八戒沙僧却去寻风找果子玩耍。
却说大圣纵起身驾着筋斗云,到了半空,停住云光,回头观看,只见松林中祥云缥缈,瑞气弥漫,他忽然失声叫道:
“好啊!好啊!”
你说他叫好是为什么?
原来是称赞唐僧,说他是金蝉长老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这样的祥瑞之气笼罩头顶。
“像我老孙,在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云游海角,放荡天涯,聚集群妖自称齐天大圣,降龙伏虎,消除了死籍;头戴三额金冠,身穿黄金铠甲,手持金箍棒,脚蹬步云履,手下有四万七千群妖,都称我为大圣爷爷,实在威风。”
“如今摆脱天灾。低声下气,给您做了徒弟,想到师父头顶上有祥云瑞气笼罩,径直回东土,必定有些好处,老孙也必定能得到正果。”
正在自己这样夸赞念叨的时候,忽然看到林南下有一股黑气,滚滚地冒了上来。
行者大惊道:
“那黑气里必定有邪祟!”
“我的师弟八戒沙僧都不会放出这样的黑气。”
那大圣在半空中,仔细观察不能确定。
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悟本心,念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然听到嘤嘤的叫声“救人”。
三藏大惊道:
“善哉!善哉!在这样幽深的林子里,有什么人叫喊?”
“想必是被狼虫虎豹吓到的,等我去看看。”
那长老起身移步,穿过千年的柏树,隔过万年的松树,攀附着葛藤,走近前去看,只见那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用葛藤绑在树上,下半截埋在土里。
长老停住脚步,问她一句道:
“女菩萨,你因什么事,绑在这里?”
哎呀!分明这女子是个妖怪,长老肉眼凡胎,却不能辨认。
那妖怪见他来问,泪如泉涌。
你看她桃腮垂泪,有着沉鱼落雁的容貌;
星眼含悲,有着闭月羞花的模样。
长老实在不敢靠近,又开口问道:
“女菩萨,你究竟有什么罪过?”
“说给贫僧听,正好救你。”
那妖怪巧言巧语,虚情假意,急忙回答道:
“师父,我家住在贫婆国。”
“离这里有二百多里。”
“父母在世,十分善良,一生和睦亲爱。”
“当时正逢清明,邀请各位亲戚以及本家老小去扫墓,一行轿马,都到了荒郊野外。”
“到了坟前,摆开祭祀的礼仪,刚烧化纸马,只听到锣鸣鼓响,跑出一伙强盗,持刀拿棍,喊杀着冲过来,吓得我们魂飞魄散。”
“女子的父母和亲戚们,有的骑马,有的坐轿,各自逃命去了;我年纪小,跑不动,吓得倒在地上,被一群强盗拐到山里。”
“大大王想让我做夫人,二大王想让我做妻子,第三、第四个也都贪图我的美色,七八十个强盗争吵不休,大家都不服气,最后把我绑在林子里,强盗们各自散去了。”
“现在已经五天五夜了,我眼看就要没命了,不久就会死在这里!”
“不知道是哪辈子祖宗积了德,今天遇到老师父到这里。”
“千万请发发慈悲,救我一命,我九泉之下也绝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说完,她泪如雨下。
唐僧心肠慈悲,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声音哽咽,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