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只管来缠着我做什么!”

那行者变了脸色,发怒生气,骂长老道:

“你这个狠心的泼秃驴,这般轻视我!”

轮起铁棒,丢了瓷杯,朝长老脊背上砸了一下,那长老昏晕在地,不能说话,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着筋斗云,不知去向。

却说八戒托着钵盂,直奔山南坡下,忽然看见山凹之间,有一座草屋人家。

原来之前看的时候,被山高遮住,没有看见;

如今来到近前,才知道是个人家。

呆子暗想道:

“我要是这副丑模样,肯定会怕我,白白费心思,肯定化不到斋饭。”

“必须变好看!必须变好看!”

好呆子,捻着诀,念个咒,把身子摇了七八摇,变成一个患了食痨病的黄胖和尚,嘴里哼哼喷喷的,靠近门前,叫道:

“施主,厨房中有剩饭,路上有饥饿的人。”

“贫僧是从东土前往西天取经的,我师父在路上又饿又渴了,家中有锅巴冷饭,千万化一些救急。”

原来那家的男人不在,都去插秧种谷去了,只有两个女人在家,刚刚煮了午饭,盛起两盆,却收拾着送去田里,锅里还有些饭和锅巴,没有盛出来。

那女人见他这副病容,又听他说从东土去西天的话,只担心他是病得糊涂了胡说,又怕他跌倒,死在门前,只得敷衍应付,将些剩饭锅巴,满满的给了一钵。

呆子拿回来,现了本相,径直沿着原路返回。

正走着,听到有人叫“八戒”。

八戒抬头看时,却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

“到这里来!到这里来!”

等到下了崖,迎到面前说道:

“这涧里有这么好的清水不舀,你往哪里去了?”

八戒笑道:

“我到这里,看见山凹里有个人家,我去化了这一钵干饭来了。”

沙僧说道:

“饭也有用,只是师父渴得厉害,怎么弄水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戒说道:

“要水也容易,你用衣襟兜着这饭,等我用钵盂去舀水。”

二人高高兴兴,回到路上,只见三藏脸朝地,倒在尘土里,白马挣脱缰绳,在路旁嘶叫奔跑,行李担子不见踪影。

慌得八戒跺脚捶胸,大声喊叫:

“不用讲!不用讲!这还是孙行者赶走后留下的余党,来这里打死师父,抢了行李走了!”

沙僧说道:

“先去把马拴住!”

只叫道:

“怎么办好!怎么办好!”

“这真是半途而废,中途停止啊!”

叫一声:

“师父!”

满眼落泪,伤心痛哭。

八戒说道:

“兄弟暂且别哭,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取经的事,暂且不说了。”

“你看着师父的尸体,等我把马骑到某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材,把师父埋了,我们两个各自寻找道路散伙。”

沙僧实在不忍心舍弃,将唐僧翻转身体,用自己的脸贴着师父的脸,哭着说道:

“苦命的师父!”

只见那长老口鼻中吐出热气,胸前温暖,连连叫道:

“八戒,你过来!师父没死呢!”

那呆子这才上前扶起。

长老苏醒过来,呻吟了一会儿,骂道:

“好泼猴,打死我了!”

沙僧、八戒问道:

“是哪个泼猴?”

长老不说话,只是叹息,却讨水喝了几口,才说道:

“徒弟,你们刚走,那悟空又来缠着我。”

“是我坚决不收他,他就朝我打了一棒,把青毡包袱都抢走了。”

八戒听说,咬得牙齿咯咯响,心中发起火来,说道:

“可恶这泼猴子,怎么敢这般无礼!”

对沙僧说道:

“你服侍师父,等我到他家讨回包袱!”

沙僧说道:

“你先别发怒,我们先扶师父到那山凹里的人家化些热茶汤,把先化来的饭热热,调理师父,再去找他。”

八戒依言,把师父扶上马,拿着钵盂,兜着冷饭,一直到那家门口,只见那家只有个老婆子在家,忽然看见他们,慌忙躲开。

沙僧合掌说道:

“老母亲,我们是东土唐朝派往西天去的,师父有些不舒服,特地到府上,化口热茶汤,给他吃饭。”

那妈妈说道:

“刚才有个患食痨病的和尚,说是东土来的,已经化斋走了,又有个什么东土的。”

“我家里没人,请别处去吧。”

长老听了,扶着八戒,下马躬身说道:

“老婆婆,我弟子有三个徒弟,心意相通,保护我到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经。”

“只因我的大徒弟叫孙悟空,一生凶恶,不遵循善道,被我赶走。”

“没想到他偷偷走来,在我背上打了一棒,把我的行囊衣钵抢走了。”

“如今要派一个徒弟去找他讨要,因为在那空路上没有坐的地方,特地到老婆婆府上暂且休息一会儿。”

“等讨回行李就走,决不敢久住。”

那妈妈说道:

“刚才一个患食痨病的黄胖和尚,他化斋走了,也说是东土往西天去的,怎么又有一伙?”

八戒忍不住笑道:

“就是我。因为我长得嘴长耳朵大,怕你家害怕,不肯给斋饭,所以变成那副模样。”

“你不信,我兄弟衣兜里不就是你家的锅巴饭?”

那妈妈认出果然是她给的饭,于是不拒绝他们,留他们坐下,却烧了一锅热茶水,递给沙僧泡饭。

沙僧马上用冷饭泡了,递给师父。

师父吃了几口,定了定神,过了好一会儿,说道:

“谁去讨行李?”

八戒说道:

“前年因为师父赶他回去,我曾经找过他一次,认得他的花果山水帘洞,我去!我去!”

长老说道:

“你去不得。”

“那猴子原本和你不和,你又说话粗鲁,或许一两句话不对,他就要打你。”

“让悟净去吧。”

沙僧应承道:

“我去,我去。”

长老又吩咐沙僧道:

“你到那里,要看情形。”

“他要是肯给你包袱,你就假意谢谢拿来;要是不肯,千万不要和他争执,直接到南海菩萨那里,把这情况告诉菩萨,请菩萨去问他要。”

沙僧一一听从,对八戒说道:

“我现在去找他,你千万不要埋怨,好好供养师父。”

“这家人也不可以撒泼,怕他们不肯提供饭食,我去了就回。”

八戒点头说道:

“我明白。只是你去,讨得到讨不到,第二天早上回来,不要弄成尖担担柴两头落空。”

沙僧于是捻诀,驾起云光,直奔东胜神洲而去。

真是:

身在神飞不守舍,有炉无火怎烧丹。

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

此去不知何日返,这回难量几时还。

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

身体在动心思已飞不守本分,有炉灶没火怎么炼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婆告别主人去求金老,木母请教师傅无奈病颜。

这次去不知哪天返回,这一回难以估量几时回来。

五行相生相克情不顺,只等心猿再次回来。

那沙僧在半空中,经过三个昼夜,才到了东洋大海。

忽然听到波浪的声音,低头观看,真的是黑雾漫天阴气浓重,沧海连着太阳晓光寒冷。

他也没心思观赏游玩,望着仙山渡过瀛洲,向东方一直抵达花果山的地界。

乘着海风,踏着水势,又过了很久,却望见高峰排列像长戟,险峻的石壁像悬挂的屏风,到了峰头,按住云头找路下山,寻找水帘洞。

走近前,只听到一片喧闹声,看到那山中无数猴精,喧闹不停。

沙僧又走近前仔细再看,原来是孙行者高高坐在石台上,双手扯着一张纸,大声地念道:

“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门拜见如来佛祖求经。

朕因为病重侵身,魂魄游到地府,幸亏阳寿未尽延长,感谢冥君送放回生,广泛举行善会,修建超度亡魂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