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表面吃亏了,但却是在暗地里赚了大便宜。这都取决于朝廷的需要。朝廷需要振奋人心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表面上的重大胜利。
国家需要韬光养晦的时候,也就需要多多的拿到里子里面的实惠,民众怎么想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和平时代朝廷趋于保守,也只有战争可以迫使各种官僚顽固不变的想法。也只有战争能够迫使国家改变策略。但是周晨无奈自己位卑言轻,不足以引导一场战争的胜负。
现今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不管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胜负只能寄希望于赵家的朝廷,而寄希望于赵家朝廷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哪怕是在经济战争的时候。还不如寄希望于老天爷更靠谱。
周晨见过了现在的小农思想,也在努力试着扭转他们朴素的小农思想。而国家的态度与北面的北盟的交易是抱着封闭的态度。这个问题的解决周晨只能从外部寻找力量打破。
而耶律利,便是他准备用来敲开这个封闭朝廷的一个口子。在他的计划里面,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如果历史进程没有错的话,年初北盟就会大举用兵南下。他非常清楚的记得是1004年的春季。赵家的军队从此节节败退。
最后力挽狂澜的是寇准在秋天的时候力排众议,带着皇帝在澶渊城下,北盟的铁骑之前,签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也可以算是赵家天下的军事耻辱,从此便在这有名的檀渊城下,从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历史的改变从来都极其的不容易。军队,政治,经济完全一样的条件下,他纵浑身是铁,又能够打几颗钉子?当务之急只是尽量减少朝廷的损失,尽量为以后的朝廷大计上埋下颗发芽的种子。具体的就是他打算在朝廷的条款中,少掏些碎笔,多开些通商口岸,经济战争,有他,这个世界上,他相信自己是无敌的
10月中下旬,北盟的贺新年使团到达,赵宋的东京汴梁城。京城礼部官员为此次的接待工作做了大量准备。诸多的礼仪也颇为隆重繁复,同时也昭示出两朝关系的微妙性及易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