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之聂小倩

过了一夜,书生的仆人也死了,症状和书生一模一样。傍晚时分,燕赤霞回到了寺庙,宁采臣便向他询问此事。燕赤霞认为这是鬼魅作祟。但宁采臣向来刚正不阿,对鬼魅之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半夜时分,那个女子又来到了宁采臣的房间。她看着宁采臣,说道:“我见过的人也算不少了,可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刚正不阿的人。你实在是正人君子,我不敢再欺骗你。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就不幸夭折,被葬在寺庙旁边。此后,我总是被妖物胁迫,做着各种下贱的活儿,还得厚着脸皮去迷惑别人,这实在不是我愿意做的事。如今寺里能下手的人都没了,恐怕那妖物会派夜叉来。”

宁采臣听后大惊失色,赶忙向她求助应对之策。女子说:“你和燕赤霞住在一起就能免遭毒手。”宁采臣又问:“你为什么不去迷惑燕赤霞呢?”女子回答:“他是个奇人,我不敢靠近。”宁采臣接着问:“你是怎么迷惑人的呢?”女子无奈地说:“那些对我有非分之想、想亲近我的人,我就偷偷用锥子刺他们的脚,他们马上就会神情迷茫,然后我就摄取他们的鲜血,供妖物饮用。还有的时候,我会拿出金子诱惑人,其实那根本不是金子,而是罗刹鬼骨,要是有人留下它,妖物就能用它挖出人心肝。这两种手段,不过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罢了。”

宁采臣听后,对她的坦诚表示感谢,并询问需要戒备到什么时候。女子回答说明晚。临别时,小倩哭泣着说:“我就像堕入了茫茫深海,找不到上岸的路。你义气冲天,一定能救我脱离苦海。倘若你肯将我的尸骨收敛起来,带回故乡,安葬在合适的地方,那就如同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宁采臣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接着,宁采臣又问她埋葬的地点,小倩说:“你只要记住,有一棵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的地方,就是我的葬身之处。”说完,小倩便走出房门,身影瞬间消散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担心燕赤霞外出,一大早就前往拜访并邀请他过来。辰时过后,宁采臣准备好了酒食,一边和燕赤霞吃喝,一边暗自留意观察他。宁采臣提出要与燕赤霞一同住宿,燕赤霞却推辞说自己生性就喜欢独处安静。

可宁采臣根本不听,执意要和他共住,还强行带着自己的卧具来到燕赤霞的房间。燕赤霞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床榻也挪了过来。

燕赤霞神色严肃,郑重地叮嘱道:“我知道你是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我也一直非常钦佩你的为人。但我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隐情,没办法立刻跟你讲清楚。希望你千万别翻动查看我的箱子包袱,要是违背了,咱们俩都会有灾祸。”宁采臣听了,恭恭敬敬地表示一定会谨遵教诲 。

随后,两人各自就寝。燕赤霞把箱子放在窗户上,躺到枕头上没过多久,便鼾声如雷,睡得十分香甜,而宁采臣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将近一更天的时候,窗外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影。不一会儿,这人影慢慢靠近窗户,偷偷往里窥探,眼睛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宁采臣心里害怕极了,刚想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破箱而出,那光芒亮得如同一条白色的绸缎,瞬间就把窗户上的石棂撞断,“嗖”地一下射了出去,紧接着又迅速收了回去,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燕赤霞被这动静惊醒,立马起身。宁采臣假装睡着,暗中观察他。燕赤霞捧着箱子仔细查看,从里面取出一个物件,对着月光闻了闻、看了看。只见那东西白光晶莹剔透,大约有两寸长,宽度和韭菜叶差不多。看完后,燕赤霞用几层布把它包裹好,依旧放回破箱子里,自言自语道:“哪个老妖怪,竟然如此大胆,把我的箱子都弄坏了。”说完,便又躺下睡觉。

宁采臣实在觉得好奇,于是起身向燕赤霞询问,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他。燕赤霞说:“既然你我相互欣赏,我也不敢再隐瞒你。我其实是个剑客。要不是那石棂挡了一下,这妖怪当场就得毙命。即便如此,它也受伤了。”宁采臣又问:“箱子里藏着的是什么东西呀?”燕赤霞回答:“是剑。刚才我闻了闻,上面有妖气。”宁采臣表示想看看这把剑,燕赤霞很豪爽地拿出来给他看,原来是一把闪烁着微光的小剑。从这以后,宁采臣对燕赤霞越发敬重了。

小主,

第二天,宁采臣起床后查看窗外,发现地上有斑斑血迹。于是,他走出寺庙向北边走去,只见那里荒坟一座连着一座。果然,找到了一棵白杨,树顶上有个乌鸦巢。

宁采臣把要做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便急忙收拾行装准备回家。燕赤霞为他设宴饯行,席间情意深厚诚挚。燕赤霞还将一个破旧的皮囊赠送给宁采臣,说道:“这是剑袋,好好珍藏它,能让你远离鬼怪。”宁采臣听了,想跟着燕赤霞学习剑术。燕赤霞却回应道:“像你这般守信重义、刚正不阿的人,本可以学习此术。但你命中注定是富贵之人,并非我们这行的人。”

宁采臣便借口说有个妹妹葬在此处,要将她迁回家乡。接着,他找到小倩的尸骨,用衣物被褥将其收敛起来,随后租了条船,踏上了归程。

宁采臣的书房临近郊野,他便在书房外为小倩营建坟墓,将其安葬。祭祀时,宁采臣诚挚地祝祷:“可怜你孤苦无依的魂魄,把你葬在离我居所不远之处,往后我的歌声、哭声你都能听见,但愿你不会被那些凶恶的鬼魂欺凌。这一碗薄酒,实在算不上美味,还望你别嫌弃。”祝祷完毕,宁采臣便准备返回。

这时,身后突然有人喊道:“等等我,一起走!”宁采臣回头一看,竟是小倩。小倩满脸欢喜,感激地说道:“你的信义,我就是死十次也报答不完。请让我跟你回家,拜见你的母亲,就算做个婢妾我也毫无怨言。”宁采臣仔细端详,只见小倩肌肤在日光下泛着流霞般的光彩,双足如纤细的春笋般小巧。在这白昼之下,她的容貌显得更加娇艳动人。宁采臣便带着小倩一同回到书房。

他嘱咐小倩稍作等候,自己先进屋去告知母亲。母亲听闻,十分惊愕。当时宁采臣的妻子已病了许久,母亲告诫他先别声张,生怕惊吓到她。正说着,小倩已轻盈地走进屋内,跪在地上行礼。宁采臣介绍道:“这就是小倩。”母亲惊慌失措,一时间都不知如何是好。

小倩对母亲说道:“我孤孤单单,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庇护,恩情惠及我全身。我愿做些洒扫之类的粗活,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母亲见小倩身姿柔美、惹人怜爱,这才鼓起勇气与她交谈,说道:“小娘子能眷顾我儿,我高兴极了。但我这辈子只有这一个儿子,要靠他传宗接代,实在不敢让他娶个鬼做妻子。”小倩说:“我对公子绝无二心。既然您不信任我这黄泉之下的人,那我就把公子当作兄长侍奉,在您身边,早晚尽心侍奉,您看这样可以吗?”母亲怜悯她的一片赤诚,便答应了。

小倩随即就要去拜见嫂子,母亲以嫂子生病为由推辞,这才作罢。之后,小倩立刻走进厨房,代替母亲操持烹饪之事,进出房间整理床铺,就像在这儿住了很久的熟客一般熟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