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此方法甚好!”众人一致同意。
次日一早,山寨众人将仓库里的麦种悉数搬运至商船,沿着渭水往东而行,再从泾河支流驶到泾阳县东侧。冯雁则赶到县衙带上所有官吏也到了泾阳县东侧种植区域。
冯雁派所有差役告之广大农户可以换取优良的麦种,农户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欢喜,于是将收割的麦子装进麻袋全部运往泾河商船处。以次换好,虽然马车运来颇费周折,但能得到好的种子,农户们也心甘情愿不怕来回劳顿。
泾阳县北侧农户距离泾河有三四十里,很多穷苦百姓连马车也没有,冯雁只好派人雇佣马车送了过去。
刘县尉本来要去往相邻郡县寻找优良的种子,如今见到一大艘商船运来,心里不由欣喜,于是自告奋勇带着麦种运往北侧田地与农户交换。
冯雁派王朝、马汉相随而去,并嘱咐二人告之农户乃是县令大人的爱民之举。对于口碑营销,冯雁心中明了,怎会让刘县尉抢了风头?
商船上的抛石车、床子弩早已拆卸下来运往秦岭研究,因而并不担心利器泄露。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距离,本以为一天的时间应该可以交换结束,然后带着小麦前去西侧畜牧之地换取牲畜,谁知折腾到黄昏时分还有农户陆续赶来交换。
信息不畅、交通问题、告之不全面等因素,导致很多农户事后才得知,于是急匆匆寻找马车运输麦子至此。
冯雁派一名衙役前往泾阳县西侧告之畜牧的百姓需等待一日。名声是自己做出来的,既然答应好畜牧百姓今日购买,如若不行自当提前告知。
商船所携麦子虽然不少,但根本不足以与全县农户交换,不得已,只能承诺次日再行交换。
回到牧场后,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
“二当家,虽然库房粮食众多,但前几日运了两船前往晋陵,再去交换恐怕牧场吃食不足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事,六七月正是收割的季节,再去购买就是,或可用布匹交换。”
老梁沉思片刻建言道:
“二当家,这两年秦国粮食欠丰,农户除了交税以外手中余量并不多,可购买之粮食少之又少。”
冯雁闻言缓缓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必须多多售卖商品才是,如此可换得更多的粮食布帛。”
思索片刻,冯雁问道:
“王二五在何处?”
“好像前往太原郡了。”爷爷说道。
“好,多间商铺便多一份收入。”最近事情太多,冯雁这才想起派王二五开设分号一事。
……
次日出行动用了两艘商船,一艘商船携带着昨日换取的麦子前去与畜牧百姓交换家畜,另一艘则装上优良的麦子前往泾河。
商船停靠岸边,早有农户等候在此。
众人一番忙碌,将船上的麦子悉数交换,农户们摩挲着手中优良的麦种,不禁跪倒在地叩谢冯县令及众官员。
“青天大老爷啊!”
“太好了,明年定是丰收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