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巨笔如椽

北魏武侯 青山隐影 2288 字 6天前

徐应节一幅义正言辞的模样。

“为兄岂是食言而肥之人。你先跟我说说,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好想想对策。”

吴远南叹了口气,便把从昨天午后一直到今天天亮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徐应节默默听完吴远南的讲述后,沉吟了好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冲着吴远南拱了拱手道:“为兄要提前恭喜老弟了,竟立如此殊勋。”

这话说的让吴远南一愣,怒气一下全没了。

“义清兄,你……没事吧?”

徐应节哈哈一笑。

“贤弟放心吧,我好的很。”

“那怎么满嘴胡话?”

徐应节哈哈一笑。

小主,

“你听我慢慢道来。”

然后徐应节喝了口茶,冲着门外道:“吩咐下去,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这里。”

“是!”

守在门外的侍卫齐齐答应一声。

徐应节又凑近了些才轻声道:“以为兄看来,这可不是因为大魏突然出战,导致老弟你损失了多艘舰船。而是若非老弟你力挽狂澜,大魏将成功渡江,南下攻入我朝。”

吴远南一脸的不可置信,跟看二傻子似的看着徐应节。

“义清兄,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徐应节洋洋得意。

“我当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那你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

徐应节摊了摊手。

“你看啊,我朝发生了灾祸,百姓逃离家园,逐渐汇聚于建康附近。虽经朝廷几番安抚,然百姓仍猬集于此不肯离去。

大魏得知此事后,派人混迹于百姓中,趁机鼓动百姓造反作乱。

然而事情泄露,本府官员派人数次抓捕,奈何这些人异常狡猾,藏身于数万百姓之中。

而本官又不忍对百姓用强,可也不能坐视大魏谍子四处散播谣言,便决定将百姓全部遣返原籍。与吴将军你数次商议后,终请动将军派兵护送。

怎料大魏暗谍将此事告知了江北魏军。魏军怕失此良机,于是兵行险招,就在昨晚趁着天黑,魏军派出大量兵马,准备和城外受蛊惑的百姓里应外合攻打建康。

吴将军你得知此事后,尽遣全部船只迎战。只是魏军乃是突袭,而我方仓促应战,还要抵挡城外乱民冲击军营,腹背受敌。鏖战一夜致使船只损失严重。不过却成功挫败魏军阴谋,打退魏军进攻。同时也镇压了乱民作乱,力保建康城不失。”

吴远南听得是目瞪口呆。良久才拱了拱手道:“好一支如椽巨笔。如此一说,我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就连义清兄也能从中捞得不少好处。”

徐应节连连摆手。

“这算什么,不过是寻常手段尔。况且真实情况就是如此,你我也没有欺瞒朝廷,只不过把一些事情稍加润色而已。”

“那若是朝廷问起那些百姓的去向,又该如何应对?”

吴远南又问道。

徐应节不以为意地道:“被魏军虏走了,或是被魏军全都杀良冒功,这有的是说辞。

况且若是这些人还在,朝中还要调拨钱粮赈灾。没了这些人,朝廷还省事了呢。贤弟你就放心吧,谁会关心那些贱民,不会有人来调查的。”

吴远南想了想,徐应节说的确实有理,便道:“那就按义清兄所言,你我分别上奏。”

“自当如此。”

船只损失的事情有了对策,吴远南终于放松下来。

“这事算是解决了。不过义清兄,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

“哦?还有何事?”

吴远南有些不可思议地道:“大魏水军出动得太快了。”

徐应节不太知兵事,听吴远南这么说,不解地问:“贤弟为何会有如此疑问?”

吴远南道:“不管何人为帅,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都会谨慎地采取守势,以保自身不受损失。哪怕事后得知错失了良机,也不会轻举妄动。这也是咱们当初商议此事时预料之事。

可是昨夜魏军水师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措手不及。”

徐应节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道:“贤弟没有看错?或许昨夜魏军也正好有事出动,不想却遇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