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书信后,信使很识趣地退了营帐。
褚清莹快速又仔细地看了两遍,对账下的二人道:“章卫、沈公子,你们二人的任务有变。”
“是恩公那里有什么消息吗?”
“表妹在信里说什么了?”
章卫和沈兴林几乎同时问道。
为了谋划南楚这件事,沈兮瑶也算是拼尽全力了,把能调用的人手全都调了过来。
两指宽的一张小纸条,就把在洛京做辣条的章卫叫到了庐州帮助褚清莹。
至于沈兴林,他在经商上确实有些天赋。加之白瓷在出现以后,受到不少文人雅士的推崇。这小半年的时间,沈兴林的白瓷的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
沿江两岸不少行商富绅都知道有沈兴林这么一号,在南楚也有些人脉可以依靠。而且这段时间的历练,沈兴林原本有些轻浮的性格也变得沉稳了些。
穆建明通过侯府的关系了解了沈兴林的一些作为所为后,也把他招了过来,让他与章卫一起在褚清莹的手底下做事。
“兮瑶传过来的消息说江夏、浔阳等地受灾。那里的州府面积虽大,存粮怕是不足。”
“褚小姐的意思是,江夏那里我们弄不到什么粮食,那我与章兄还需去江夏么。”
“还是要去的。”
章卫和沈兴林不解地看着褚清莹。
“你们去及江夏以后,想办法把两地的灾民招揽过来。”
“啊?”
两人面露诧异之色。
“这是为何?大魏也没有太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些灾民吧。何况,南楚的官府都不管他们治下的百姓,我们干嘛要插手此事。”
沈兴林问道。
褚清莹轻轻叹了口气。
“兮瑶说,十几年前那也是我大魏的子民。再说,我们本来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若是不想些办法,大魏百姓的徭役恐怕会十分的繁重。”
“恩公说得不错。”
章卫点着头,一脸的认真。
沈兴林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折扇一下一下拍打着胸口,慢慢地说道:“这个倒是不难。那么多张嘴聚集在各个府县,府县的衙门还得拿出粮食赈济灾民,不然的话说不定还会闹出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府县的官员巴不得有人替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明目张胆地把人运过江怕是也不行。再者我听说水淹之后怕是会起了瘟疫,若是这些人带着瘟疫过来,那岂不是……”
沈兴林没有把话说完,褚清莹也明白他担心的事。想起了什么似的,一边在桌案上一顿翻找一边道。
“这个我也预料到了,兮瑶在信中也有提及。放心吧,我们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不过,你们二人去到对岸要千万小心。这里面有些东西一定要注意了,它可尽最大可能保你们无虞。”
说话间,褚清莹从书案上翻出一本小册子,沈兴林上前接过来瞟了一眼,册子的封面上一个字也没有。
沈兴林也没放在心上,随手递给了一旁的章卫。
褚清莹皱了皱眉,一张小脸上满是不高兴,又不得不压住性子耐心地叮嘱道:“你们不可小看这本册子。沈公子不拘小节,章卫你却一贯谨慎,行事定要按着册子上写的来。”
章卫拱了拱手,认真地道:“褚小姐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沈公子。”
沈兴林一窒,知道褚清莹不满自己的大意,讪讪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