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兮瑶点点头。
“走吧,你我一起去看看他们这段时间的成果。”
“好。我带院长过去。”
两人说完一起往后边走去。一边走,沈兮瑶召唤出穆建明来,完成变身。
等到了最宽广的第三进院子,研究院里所有人都在这里了,院子当中的空地上也摆满了各种东西。
当初穆建明留下的任务主要是车辆和动力机械,所以,院子里的东西便主要是这些。
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穆建明感觉自己当初的教学没有白费。研究院中不管是工匠还是那些儒生,经过将近半年的沉淀积累,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
绕着院子转了一圈,穆建明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眼中满是赞叹和不可思议。
他先走到三辆车的前面,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东西,穆建明的心情多少还有些复杂。
这三辆车都是自行车,虽然只有三辆,若是随便找一个熟悉自行车的人看,完全是一部自行车的发展史。
第一辆最为简陋,完全西夫拉克发明的那种最原始的自行车。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有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要用两脚蹬的驱车向前滚动。
而第二辆则有了脚蹬,真正实现了双脚离开地面。不过脚蹬是装在前轮车轴的位置,而且前后轮大小不一,前轮要比后轮小一些。靠交替踩动脚蹬带动车轮前进,说白的有点类似穆建明童年时的那种老式儿童三轮车。
第三辆自行车总算是跟穆建明映像里的自行车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些不太相同。
穆建明当然也想把最经典的二八大杠复制过来,能拉货,能带人,那样多好。可有几件零件始终也没办法弄来。
一个是车闸。没有刹车系统的车辆危险系数大增,总不能骑一次就废一个人吧。
另一个是橡胶轮胎。现在能有个青石路面都算是最好的路了,尽管青石路面也是十分颠簸。而没有橡胶轮胎的减震,光秃秃的木质车轮走到路上,能把人颠的散了架。
最后一个就是链条
前两个还能找东西替代,可链条在没有冲压设备之前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要是纯靠手搓的话,那一辆车的成本也太高了,没办法大量普及。
所以,这里面最接近现代自行车的那一款车也是没有链条的。
好在穆建明前世的时候,曾经见过一辆由连杆连接中轴和后轮车轴的自行车。
而这辆车就是使用连杆带动后轮转动的。
穆建明一蹁腿跨上了这辆自行车,在人们一片惊呼声中,骑着这辆车转了几圈。
看着穆建明骑车潇洒自如的摸样,围着的人们议论纷纷。
“院长不愧是院长!这车子好多人都试过,可谁都骑不起来,总是摔倒。”
“没错,这车子不少零件我们都换了好几回了,全是摔坏的。没想到院长一下就能骑起来。”
总体来说这辆车感觉还算不错。受材料所限,车身大部分用的都是木材。但是中轴和后轴一大一小两个链盘和连杆,是用纯钢打造的。
骑行的时候,车轴转动明显很费劲,转向的时候,车把转动也不算灵活。除了这些其他的都还算不错。
这两个问题,也在穆建明的预料之中。车轴和转向不灵活是因为缺了轴承和滚珠的原因。
其实轴承和滚珠以研究院的积累,要做出来也不算困难。难就难在这两个东西都需要大量地研磨,轴承要磨出内外滚道,还要保证尺寸的精确、光滑。滚珠更是要不断地粗磨、细磨、抛光。
哪怕是蒸汽动力,也能做出这些。可现在他们连水利动力都没有,光靠畜力或者人力,就别费那劲了。
穆建明不以为意的道:“这没什么,你们骑的时候目视前方,手臂放松不要紧张。也就很快能学会了。”
说着,穆建明指着自行车道:“把车轮裹上牛皮,减少一些震动。骑起来感觉会更好。”
“是!”
负责自行车研制的小组喜滋滋的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