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婆婆问道。
章卫点了点头。
“这是肯定的。朝廷不会白白拿走百姓的土地。”
“那要迁到什么地方?”
“有五个地方可以选,分别是幽州、长安、齐州、汴州和庐州。百姓可以任意选择。选好以后,朝廷会派出军队护送百姓统一迁往这五个地方。当然也可以投亲靠友。”
余婆婆一脸不解。
“为何会是这五个地方?”
章卫耐心的解释道:“听宣读皇榜的人说,今年朝廷在这五个地方实行了新政。其中幽州、长安、庐州三地免除了人头税。齐州、汴州这两地人头税减了一半。”
“还有这好事?”
妻子娄氏惊讶的问道。
章卫点了点头。
“迁移去的百姓,不但能得到土地,还有一笔补偿和安家费。同时也能享受同当地百姓一样的待遇,同样减免人头税。”
余婆婆虽是一位老妇人,没什么见识。可是多年生活经验告诉她,这里面一定有事。
“那为什么是幽州、长安、庐州三地免除人头税,而汴州和齐州却是减半呢?”
章卫又解释道:“幽州、长安、庐州这三地,分别与草原、后秦、南楚离的都不远,差不多都算是边境之地了。免除人头税自然是为了增加人口。
汴州和齐州两地,没什么边患。虽然也需要增加些人口,可能不需要增加那么多。”
听章卫说完,余婆婆犹豫的道:“三地虽然免除了人头税,可要是打起来那不是很危险么?”
“那可以去汴州和齐州。”
小主,
娄氏说道。
“这两地是安全一些,可人口也不少了,就算能分到土地,肯定也不会多。”
章卫接过话,对妻子道。
余婆婆这时像下定了决心似的,道:“反正只要不是正好把老婆子的房子画在馆阁的范围里,老婆子肯定是不走的。”
章卫点点头。
“您年纪也大了,一路上折腾的身子骨也吃不消,还是不动的好。”
待余婆婆走后,娄氏却忧心起来,对章卫说道:“如果真的征到我们这里,你说我们怎么办?”
“当然是不走了。”
章卫肯定的说道,将妻子拥进怀里笑着继续道:“有沈小姐的帮忙,我也攒了些钱。等开春以后,咱们在城南买一处单门独院搬过去住。更何况沈小姐顾忌也不会让我迁走的。”
康丰元年正旦大朝上宣布的旨意,在洛京中沸沸扬扬的传播了好几天才慢慢平息。
中正府和太学中的学生,连续三天结伴到皇城前叩谢杨恪的仁政。
每一次,杨恪都不得不站在皇城的宫墙上,出面劝诫下面的儒生尽快散去,以免冻得生病,同时也怕出现意外。
可杨恪的这些举动,令中正府和太学的学生们更感动了。一个劲儿的称赞陛下仁慈,乃是有道明君。
这让杨恪的感觉非常爽,嘴角总时不时的往上翘,走路都感觉是飘的。
城西百姓迁移的消息,则是毁誉参半。有些世代居于城西的百姓,并不愿意搬离洛京。城西的环境再怎么差,那也是天子脚下,自带着一种骄傲的光环。
当然也有埋怨朝廷,为什么不在整个洛京免除人头税。
因为天地规则,穆建明这几天一直没有上线。而沈兮瑶也在等着这位狗头军师的出现,询问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