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主意也不是自己能想出来的。
褚如朋还是老成持重一些,有些凝重的道:“陛下,此事不易让过多人知晓,否则定会有人说大魏不尊圣人的外圣内王之道,行商贾之利。”
沈兮瑶闻言眉头挑了挑。
又被那个家伙说中了。
随后沈兮瑶哼了一声接话道:“谁敢这么说!大魏的钱财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分一毫都是大魏的子民辛辛苦苦缴纳的民脂民膏,哪能随随便便就送人,谁要是这么说就让他把家中的钱财拿出来送予他人。”
“哈哈哈。”
杨恪仰头大笑。
“说的好,谁要是说大魏朝廷行商贾之事,想让大魏白白拿出那么多东西的话,就让他把家中的钱财拿出来送与别人。”
说完杨恪又把目光重新投道桌案上那份奏折。上边洋洋洒洒的写着八条。
第一,大魏原则上同意对罗德部加以全面扶持。日后罗德如能统一草原诸部,两国可约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
第二,大魏同意给罗德部借款五十万贯,年利息二分,即每年一万贯。此款项专门用于罗德部向大魏采购粮食,布匹,药材,刀枪不包括铠甲弓弩等物资。
第三,借款共分十年还清,以罗德部每年所产的牛羊牲畜以及附属的羊毛,皮革做为偿还。不足的部分可用矿石,木材等物品抵偿。
第四,大魏将派出专门的人员对罗德部所属驻地进行勘测,帮助其找到有价值的矿藏。
第五,大魏将派出一批医官,免费为罗德部的族人进行诊治,并提高罗德部的医疗水品以及百姓的健康状况。
第六,大魏将为罗德部提供一批兽医,以优化牛羊品种,减少牲畜的死亡率,提高罗德部的偿还能力。
第七,大魏将在罗德部设置派驻机构,以便于罗德部与大魏的联系。
第八,罗德部有义务保障大魏所派出的全部人员的安全。
“兮瑶啊,所有的条款朕大概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过派驻医官是为了什么?我大魏的百姓都还没有足够多的医者呢。”
听到杨恪的称呼,沈兮瑶也撇了撇嘴。自己那样对待穆建明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是是跟皇帝学来的。
真是有事称兮瑶,无事沈常侍。
“陛下,我汉人注重祖宗礼法,讲究入土为安。而且还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这对于医学的发展有些不利。
医学最初诞生在上古时期。那时除非是天授,不然也一定是经过对大量病人的诊治,慢慢积累,最后才形成一门学问。好在那个时候可还没有圣人什么事呢,有些事还是可以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现在就不方便了,而草原上据说是实行天葬的,并不太讲究入土为安。
而且还可能面对各种中原从未见过的病症。为罗德部提供的医者,面对那些未见过的病症,可开拓医者的眼界,丰富完善医学的理论。另外……
况且那里沈兮瑶顿了一些压低了些声音继续道:“还可暗中让他们对死者进行解刨,研究内脏、经脉、血管以及外伤处理的手法,以提高大魏医者的治疗水品。”
“这……”
沈兮瑶的这段话超出了君臣几人的接受能力,让几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再看向沈兮瑶的时候都觉得她的眉眼有些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