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朋诧异的看了陈群一眼,把白绢地图收好。
陈群能做到这一步,可谓是仁至义尽。他自己都还未能在曹营中站稳脚跟,就愿意帮助自己。
曹朋心里,万分感激。
同时,他也感到有些后怕。
原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是神不知鬼不觉。可没想到,还是被人看出了端倪。
陈群能看出破绽,那就难保还会有人看出端倪。至少从之前和曹操的对话里,曹朋感受到了曹操的疑虑。要知道,曹操帐下,比陈群厉害的人物有很多。郭嘉、荀攸就不说了,荀彧以及那位至今未曾见到过的程昱,还有即将归顺曹操的贾诩,哪一个不是足智多谋的人?
小主,
曹朋拱手道:“兄长,多谢了!”
陈群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再和曹朋多言,便匆匆告辞离去。
这是个很有情义的家伙!
曹朋暗自感叹一声,直奔大营,和甘宁汇合一处。
而后,他又找到了曹洪,向曹洪告辞。
曹洪知道曹朋的任务,所以并没有挽留,只是让他多加小心。
“阿福,你手中现在有多少兵马?”
“目前跟随我,有三百人……海陵上留有二百。
不过,海西兵力之前几乎被我抽空,所以我考虑着,想要从下相和曲阳那边抽调一些人过去。”
“哈,如此甚好。
告诉你一件事,你内兄很有可能就任屯田都尉,掌曲阳海西地区的屯田事宜。如此一来,海西将成为两淮东部最大的屯田区域。到时候难免会使人嫉妒,手中有些兵马,也是一桩好事。反正海西今年的存粮不少,这样吧,我送你五百健卒,再建议司空,把曲阳兵马全部交付海西……至于下相……阿福,我还有件事想要拜托你,让严法到我手下,不知可否?”
“你要五哥帮忙?”
曹朋一怔,旋即有些开心。
随着邓范的武艺渐渐有成,同时又经过了一年的磨练,其能力比之当初在许都,强了不少。
如果能跟随曹洪,日后的前途,必不可限量。
曹洪道:“我已得到消息,司空欲使我为陈郡太守。”
“啊……那恭喜叔父。”
陈群,位于豫州,原名陈国。
毗邻陈留和汝南,护佑许都侧翼。
曹洪苦笑道:“可是陈郡那地方颇有些复杂,我手中又无可用之人。我原本想找子孝借人,可是子孝马上要去河内,无力助我……呵呵,你也知道,我平素人缘不是太好,到了关键时候,身边连个可用的人都没有。邓严法武艺不错,而且和你我关系又亲近。徐州战事平定以后,估计海西也不会有大战事。让他继续留在海西,也无用武之地,倒不如跟着我。”
自家兄弟,当然希望能有一个好前程。
曹真如今留在虎豹骑,前途光明,无需曹朋费心。
典满许仪,将门之子,有他们老爹在,更不需要曹朋扶助;至于朱赞和曹遵,一个在司隶校尉帐下效力,一个是洛阳北部尉。说起来,小八义里面,除了曹朋这三个人以外,都有远大前程。邓范如果真能在曹洪帐下做出功绩,将来必然是前途一片光明。至于曹朋和王买,年纪略小一些。
“我是没意见,叔父愿提拔五哥,我高兴还来不及。
不如这样,我路过下相时,和五哥说一下,到时候让他过来找你就是。”
“如此,甚好!”
——————————————————————————
和曹洪话别之后,已经是正午时分。
下邳已基本上平静下来,大队兵马陆陆续续退出下邳城,而曹操则坐镇于王城之中,接见下邳名流缙绅。
曹朋和甘宁,动身离开了下邳。
至傍晚时,他抵达下相,和邓范潘璋会面。
曹朋把曹洪的请求,告诉了邓范。
邓范有些犹豫,但是在曹朋的劝说下,最终点头答应下来。
而潘璋则连夜赶往曲阳,下相的防务,随之交给了曹操派来的使者。
天黑之后,曹朋就宿于下相驿站之中。
他在书案上铺开了陈群送给他的那副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下,最终确定,陈群所说的马韩,就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隋唐时期,马韩更名为百济,后来为新罗所消灭,也就是后世韩国人的祖先。朝鲜半岛上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高氏高句丽。很多人把高句丽当成了朝鲜人的祖先,其实又是一个错误。高句丽,是上古时期,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古之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者‘发人’。后融合了卫满朝鲜后裔,组成高句丽国。
也称之为高氏高句丽。
而新罗和百济,则是三韩后裔组成,也就是朝鲜人的祖先。
陈群的意思非常明白:吕氏家眷不管是在哪儿,都不安全……至少从目前而言,不太安全。
那么,唯有流亡海外,是最好的出路。
三韩听上去很强大,其实在三国时期,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