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鳞笑了笑:“既然是王爷吩咐的,那就让他一起上一节课吧!周崇儒,你意下如何?”
“能听刘大人的课,学生倍感荣幸!”
“那好,上课!”
“老师好!”
一众学子纷纷起立,有七八岁的稚童,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刘玉鳞摆了摆手:“今天,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趟课,之后老师就要去琉球赴任了。”
“在座地,有谁知道琉球的历史吗?”
一名七八岁的女童站了出来:“老师,我知道!琉球本属于我中原九州,陈国时被扶桑强占了去,琉球百姓从此过上被奴役的悲惨生活,是王爷于去年解救了他们!”
“很好,二丫同学说得不错,知国耻方可后勇,大夏开朝以来一直试图收服琉球,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新来的周同学,你来说说这是为何?”
周崇儒一愣,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刘玉鳞点了点头,周崇儒这才学着那小女孩儿的样子站了起来。
“学生以为,琉球与大夏隔着大海,而大夏海战并不是强项,所以收服琉球的迟迟无法完成。”
刘玉鳞:“好,你也坐下!你这个答案,对也不对。不善于海战是事实,但缺少决心才是关键。大夏一直以来都防备着北齐,所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北境的防御上。”
“而且,在大夏看来,琉球不过是一岛,所能产出之物远不及中原丰裕,这一点老夫在担任大夏兵部尚书时就有感觉,启功十一年,老夫曾提议收复琉球,但当时朝廷却以财政短缺,资源不足为托词。”
“但话又说胡来,太祖开辟大夏时,不也是一穷二白吗?为什么太祖可以横扫天下,后世之人不行呢?因为,他们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我王却不一样,平落川,荡西域,扫海寇,灭扶桑威风,又帮助越国抵御了吴国入侵。试问这样一个王爷,值不值得诸位追随?”
“值得!”
二丫举手:“老师,漏了一点儿,王爷让我们这群流浪的孩子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学上!”
众人哈哈大笑,二丫瘪着嘴:“你们笑什么?我听福利院的大爷说了,你们这些当官的,骑大马的,嘴上说着江山社稷,实际上心里装的只是个人算计。只有王爷,一心想着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吃饱饭有尊严地活着,王爷是好王爷!所以,我猴子哥才去参军。”
刘玉鳞笑道:“说得不错!王爷做这一切,也是为你我。周同学,你现在明白了吗?”
周崇儒看着周围人的目光,他发现这些人是打心眼里敬佩秦云的。秦云根本不是他和王爷想象中的那样,暴戾,嗜杀,好战!
这从他一路走来观察到的琼州景象就能看出,这里的军士,百姓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这一切,可都是秦云白手起家干起来的。
反观北境的军民,他们不过是被裹胁罢了。
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的历史铁律,似乎走到琼州这里变了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崇儒读书半生,只为施展抱负,他以为投靠了秦战就能施展胸中所学,但如今看来貌似有些错了。